[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液壓缸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01496.9 | 申請日: | 2013-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29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蘇少航;華同曙;何云松;苗乃明;巢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5/14 | 分類號: | F15B1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液壓缸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壓元件,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液壓缸。
背景技術
推土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長期在重載、高頻、高速以及突變等載荷下作業,為滿足其作業性能要求,須使用高性能緩沖液壓缸。通常采用柱塞插入式間隙節流技術。即通過配合間隙同時對緩沖腔內的液壓油進行密封和節流。從而實現緩沖。但這種結構的液壓缸要求緩沖柱塞與緩沖孔之間具有極高的同軸度、極小的配合間隙,從而導致加工精度較高;且在緩沖過程中受節流槽通流面積、配合間隙及長度等時變參數耦合的影響,緩沖性能難以優化;此外,在高速重載作用下柱塞的反復插入也極易磨損失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液壓缸,將緩沖腔密封和節流功能分離,并結合緩沖套與活塞桿之間相對滑動形成的變節流緩沖技術,提高了其緩沖性能和可靠性,并降低了加工精度。
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液壓缸,包括活塞桿1、大緩沖套2、大彈簧3、活塞4、小彈簧5、小緩沖套6、卡鍵7、端蓋8、節流油槽9、緩沖腔10、平衡油槽11。活塞桿大、小緩沖部位分別套裝大緩沖套2和小緩沖套6。各緩沖套與活塞桿緩沖部位之間采用間隙配合并可相對軸向滑動,且在其相對滑動部位的活塞桿上,設置有多條軸向均布的緩沖變節流油槽9和多條周向均布的平衡油槽11,同時在緩沖套與活塞之間設置緩沖套回位彈簧3和5,小緩沖套6在小彈簧5作用下靠緊卡鍵7左端面,大緩沖套2在大彈簧3作用下靠緊活塞桿大緩沖部位的軸肩端面(如圖1所示)。
所述緩沖套與活塞桿為滑動配合式,且通過緩沖套在活塞桿上的相對滑動形成變節流緩沖。
所述活塞桿在緩沖部位(與緩沖套配合處)設置環形平衡油槽,平衡油槽與節流油槽相通(如圖1所示),利用緩沖高壓油實現緩沖套的浮動支撐,改善了摩擦副的潤滑狀況,減小了摩擦系數。
附圖說明
圖1液壓缸結構。
圖中1-活塞桿、2-大緩沖套、3-大彈簧、4-活塞、5-小彈簧、6-小緩沖套、7-卡鍵、8-端蓋、9-節流油槽、10-緩沖腔、11-平衡油槽。
圖2緩沖結束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當活塞桿l向右移動。小緩沖套6的端面與端蓋8的凹孔肩部端面貼合時,活塞4右邊形成高壓緩沖腔10,且緩沖結構進入緩沖工作狀態(如圖1所示)。當活塞桿l繼續向右運動時,擠壓緩沖腔內油液,油液壓力升高,小緩沖套6因在緩沖腔壓力的作用下緊密貼合在端蓋8的凹孔肩部端面,緩沖腔內的油液只能通過活塞桿上緩沖節流槽9流出,且隨著活塞桿1繼續向右移動,小彈簧5逐漸被壓縮,由于緩沖節流槽截面隨著緩沖行程的增大而逐漸減小,而活塞桿l在緩沖腔高壓油的阻力下速度減慢,變節流緩沖使緩沖作用均勻。當活塞桿l接近行程終點時,其速度基本接近于零。同時緩沖腔內也基本無壓力。整個緩沖過程隨即結束,油缸實現制動,如圖2所示。
當油缸反向啟動,即活塞桿向左運動時,油液經端蓋8的過油孔進入。推動小緩沖套6并壓縮彈簧向左運動小段距離.打開小緩沖套6與端蓋8的貼合端面,快速進入無桿腔.從而實現活塞桿l的快速啟動。之后,小緩沖套6將在小彈簧5的作用下也將迅速復位。該緩沖方式相比柱塞插入式緩沖裝置而言.其主要優點在于:緩沖套的端面貼臺和節流槽分別實現了緩沖腔的密封和節流,使其緩沖性能易提升,且提高了其可靠性。降低了加工難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149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控水切割機射流裝置液壓油冷卻結構
- 下一篇:一種汽車用離心式水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