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合級4,4’-對苯二甲酰二鄰苯二甲酸酐的制法及其產品和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84452.X | 申請日: | 2013-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85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宋琤;宋才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琤;宋才生 |
| 主分類號: | C07D307/89 | 分類號: | C07D307/89;C08G7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黃嘉棟 |
| 地址: |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合 二甲 酰二鄰苯 酸酐 制法 及其 產品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酰亞胺單體制備技術,特別涉及一種聚合級含雙酮基結構的芳香族四甲酸二酐4,4’-對苯二甲酰二鄰苯二甲酸酐的制備方法。
技術背景
聚酰亞胺(ployimide,PI)是一類主鏈含酰亞胺結構單元的有機高分子材料。1955年美國杜邦公司申請了世界上第一篇有關PI在材料應用方面的專利,并于20世紀60年代實現了均苯型聚酰亞胺工業化生產,從此開始了PI蓬勃發展的時代,目前PI的主要品種多達20余種。PI材料具有優異的熱氧化穩定性、高溫介電性能、機械力學性能及耐候等性能,已廣泛應用于宇航、航空、軍事裝備、電子電器及精密機械制造等高技術領域,已成為現代高技術領域最重要的關鍵材料之一。具有工業化實際應用價值的PI一般由芳香族四甲酸二酐(芳二酐)和芳香族二胺為單體經縮聚和亞胺化2步反應制得,芳二胺和芳二酐的種類以及不同的分子組合決定了PI分子的結構、性能以及實際應用價值。PI的主要品種按所用的芳二酐的不同一般分為均苯型、聯苯酐型、單醚酐型、雙醚酐型、氟酐型、酮酐型等等,由此可見芳二酐在PI制備中的重要性。制備成本高是PI材料生產制造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單體芳二酐不僅決定了PI的結構與性能,而且其成本也是影響PI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高產率、低成本合成結構新穎的聚合級芳二酐單體,進而制備高性能PI一直是聚酰亞胺材料領域發展進程中的熱點和難點課題,一種新穎芳二酐的開發成功將推進一類PI產業的發展。
由3,3’-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TDA)與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3,3’-二氨基二苯甲酮(3,3’-DABP)等芳二胺制備的單酮酐型聚酰亞胺,其制備工藝較為簡單,制品的長期使用溫度可達260℃~300℃。美國孟山都公司于1967年首先實現工業化生產,并形成了sky?bond700、720、6234等單酮酐型聚酰亞胺的制備專利(US.pat.4,065,345,1977;4,094,862,1978;4,543,295,1985)。
單酮酐型PI已發展成為PI材料的大品種,已廣泛應用于復合材料基體樹脂、結構粘結劑、電磁線漆、印刷線路板及超音速飛機、火箭、噴氣發動機內的零部件等。1988年NASA蘭利研究中心報道了4,4’-間苯二甲酰二鄰苯二甲酸酐(4,4’-isophthaloy?diphthalic?anhydride,IDPA)的低成本合成方法以及與11種芳二胺縮聚制備間位取代雙酮酐型PI的性能(NASA?Technical?Memorandum101508;polymer?preprints.29(1),128,1988)。1990年公開了IDPA與間苯二胺縮聚制備LATC-I-TPI聚酰亞胺的專利(US.pat.4,937,317,1990)。NASA蘭利研究中心(Langley?Research?Center)報道的IDPA的合成路線見Scheme1:
可能是由于IDPA的純度較低的原因,文獻報道的基于IDPA的聚酰胺酸的對數比濃粘度(ηinh)較低,ηinh在0.23~0.52dL/g之間,與高分子量級相差甚遠(一般聚酰胺酸的ηinh應達到0.80dl/g以上),只有IDPA-PI層壓材料及粘結劑性能的報道,而未見IDPA-PI的薄膜及力學性能的報道。
TDPA可以看作是IDPA的異構體,聚合級雙酮酐型IDPA、TDPA的制備方法可供參考的文獻很少,1970年一篇法國專利(French?pat.1,601,094,1970)和1985年一篇歐洲專利申報(European?pat.Appl.EP162,017,1985)涉及到了IDPA的制備,其合成路線和1988年NASA專利報道基本相同,可能是由于純度等原因,未見芳香族雙酮酐型PI制備及性能的報道。Fran?J.Dinan等人報道了IDPA和TDPA與芳二胺形成電荷轉移絡合物的13C-NMR譜學性質(J.polym.Sci.,30:111-118,1992),但未涉及到TDPA及其芳香族聚酰亞胺的制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TDPA的制備方法,通過改進和優化合成工藝條件,使其純度滿足制備高分子量對位取代雙酮酐型聚酰亞胺(TDPA-PI)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琤;宋才生,未經宋琤;宋才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445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套環切割低排放汽油割灌機
- 下一篇:無線終端和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