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輪或車輪中心盤的鑄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69926.3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47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莊文;趙海東;李元元;王留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馭風旭鋁鑄件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D18/04 | 分類號: | B22D18/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英強 |
| 地址: | 51133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輪 中心 鑄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零部件的加工方法,特別是一種車輪或車輪中心盤的鑄造方法。
背景技術
低壓鑄造是液態金屬在壓力作用下由下而上地充填鑄件型腔,以形成鑄件的一種方法。其使用的壓力較低,一般為0.02~0.09MPa,其優點是:自下而上反重力充填模具型腔,充型速度平穩可控,可有效控制卷氣和夾渣;鑄件在壓力下凝固,輔以合理的冷卻系統,有利于補縮,可減少鑄件內部的缺陷;成品率高,有利于形成輪廓清晰、表面光潔好的鑄件;設備和模具成本低。
由于上述優點,低壓鑄造方法成為了車輛車輪或車輪中心盤的主要成形方法。車輪主要有輪芯、輻條和輪輞三部分組成,其低壓鑄造方法主要是依次填充上述的三部分,而其后需要實現輪輞、輻條和輪芯的先后順序凝固與補縮;車輪中心盤則有輪芯和輻條組成,低壓鑄造時依次充型,其后凝固過程需要實現輻條和輪芯的順序凝固與補縮。鑒于車輪和車輪中心盤的結構特點,低壓鑄造方法主要缺點是:整個流道較長,須進行順序凝固,導致生產周期較長;輪芯作為液態金屬補縮來源,必須保證其最后凝固,其鑄造工藝壁厚大;輻條作為補縮通道,通常需要設計時增加其厚度或制造時增加其工藝厚度,致使輪芯和輻條凝固速度低、晶粒粗大、力學性能降低;且凝固后期補縮能力下降,輪輻易產生縮松,輻條和輪輞交接的熱節部位易出現收縮孔洞。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提高產品性能、降低輻條壁厚和縮短生產周期的車輪或車輪中心盤的鑄造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車輪或車輪中心盤的鑄造方法,利用低壓鑄造方法實現液態金屬自下而上平穩充填鑄件的模具型腔,在充填完畢后,對輪芯中心加工孔部進行自上而下的局部擠壓成形,實現凝固過程的強制補縮。
首先,上述的方法充分利用了低壓鑄造平穩充填模具型腔、控制卷氣和夾渣的特點,同時,凝固過程局部擠壓成形實現了壓力下金屬的結晶與凝固,完成了強制補縮,所得到的鑄件具有組織細化、力學性能優良的優點。
其次,低壓鑄造成形車輪為了保證液態金屬自輪芯向輻條、輻條與輪輞連接處補縮,有時不得不加厚輻條,保證凝固過程補縮通道的存在,但生產中上述部位仍常出現收縮孔洞。而在輪芯實施局部擠壓,對上述兩部位實現了強制補縮,提高了鑄件的致密性和質量,且在強制補縮的條件下,可對輻條進行適當減薄,實現了鑄件的輕量化。
再次,傳統的低壓鑄造技術為了在車輪或車輪中心盤鑄件上實現補縮功能,需要增加輪芯工藝厚度。本發明通過對輪芯加工孔部進行局部擠壓,利用該部位的液態金屬強制補縮輻條、輻條與輪輞連接處,可以降低輪芯的凝固時間,提高生產效率,而且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減少輪芯中心孔的機加工量。
最后,本發明在低壓鑄造基礎上,僅增加輪芯部位的局部擠壓,即可實現液體金屬在輪芯向輻條、輻條與輪輞連接處的強制流動與補縮,在保證生產質量的前提下,大大減低了生產的成本。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上模中心位置設置一可相對上模作上下運動的擠壓桿,利用擠壓桿進入輪芯中心加工孔部的向下運動實現局部擠壓成型。通過外力作用擠壓桿后使得擠壓桿對液態金屬局部擠壓,可以有效的增大對液體金屬的擠壓力,以達到更強的補縮效果。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局部擠壓成形過程中,利用伺服壓力系統控制擠壓桿的速度和位移,從而實現凝固補縮的定量控制。擠壓桿與伺服壓力系統的輸出端連接,利用了伺服壓力系統所具備的輸出速度穩定準確、輸出位移精確的特點,使得凝固補縮得到較為理想的控制效果,進一步提高了鑄件的致密性和質量。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局部擠壓成形中擠壓桿位移速度的范圍為0.0005~0.01m/s,可滿足不同形狀和壁厚輻條、輪輞凝固補縮的要求。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局部擠壓成形中擠壓比壓的范圍為10~100MPa,避免比壓過小,無法實現強制補縮;同時避免比壓過大,導致鑄件變形和模具受力太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擠壓桿位于內澆口的正上方且擠壓桿的直徑大于內澆口的直徑,在擠壓桿局部擠壓下行中,避免擠壓力完全作用于內澆口部分,保證內澆口不與鑄件分離、堵塞升液通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液態金屬充填模具型腔后,對內澆口強制冷卻使內澆口處的液態金屬凝固,切斷了液態金屬的回流通道,再進行局部擠壓成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馭風旭鋁鑄件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未經廣州馭風旭鋁鑄件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992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燃氣式脫脂爐
- 下一篇:壓接式空氣動力型盤形懸式復合絕緣子串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