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動機封水套缸體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67315.5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88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鄭朝升;章國海;高維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1/18 | 分類號: | F02F1/18;F02F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005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封水套 缸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動機結構設計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發動機封水套缸體。
背景技術
汽車尾氣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在世界范圍內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為此各國排放法規規定的汽車排放限值越來越嚴格。相對于汽油機來說,柴油機排放物中微粒(PM)的含量比較高。PM除了來自燃料的不完全燃燒,還有一部分來自潤滑油的燃燒。而因潤滑油燃燒產生的PM量與缸孔的變形有密切關系。缸孔變形會導致活塞環對缸孔的密封不嚴,一方面使機油更容易從油環竄入燃燒室燃燒,另一方面會增加竄氣量,使得通過曲軸箱通風系統竄到燃燒室的機油量增加。從缸體結構設計上考慮,缸孔在工作過程中的變形量與缸孔周圍水套的設計密切相關,水套中對缸孔支撐和加強的肋越多,缸孔越不容易變形。傳統上,為了缸孔冷卻的需要,會在相鄰兩缸孔之間設計水套。但這種設計使得兩缸間水套附近的缸壁厚度減小,降低了缸孔與缸體其他部分的連接剛度,使缸孔在工作過程中產生較大的變形量,限制了PM排放量的進一步降低。因此,為了滿足日益嚴格的排放法規要求,需要設計一種缸孔既有較好冷卻效果、又有較好剛度的發動機缸體,以降低發動機的PM排放量。
圖1為現有技術中發動機半封水套缸體的外觀結構示意圖,圖中箭頭所示方向為發動機前后方向,圖中,A、B、C、D代表四個缸孔,缸孔上表面與圖1中箭頭方向垂直的方向定義為發動機左右方向,8為缸體,圖2示出了圖1中相鄰兩缸孔連接部分(比如B、C缸孔的連接部分,其他相鄰缸孔的連接部分剖視結構與本圖大致相同)缸壁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左側缸孔水套,2為右側缸孔水套,3為缸壁,缸壁上方為左側缸孔水套1與右側缸孔水套2之間的貫通水套4,即現有技術中,缸壁3將左右兩側缸孔水套之間半封堵,缸壁3上方通過貫通水套4將左右兩側水套貫通,這樣的結構設計,顯而易見的是,由于存在貫通水套4,因此相鄰的前、后缸孔只在活塞的部分工作行程內剛性連接,并且這種設計使得貫通水套4附近的缸壁厚度減小,該結構使缸孔在工作過程中產生較大的變形量,進而會造成活塞環對缸孔的密封不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適應現實需要,提供一種發動機封水套缸體,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的半封水套缸體相比,缸孔的變形量大大降低。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發動機封水套缸體,相鄰的前、后兩缸孔之間由缸壁由上至下直接連接,所述前、后兩缸孔之間的剛性連接部分貫通活塞的整個工作行程。
????所述缸壁上部的厚度大于半封水套缸體相鄰兩缸孔之間缸壁的厚度。
所述缸壁的寬度大于發動機半封水套缸體相鄰兩缸孔之間缸壁的寬度。
在相鄰前、后缸孔的缸壁上還設有左、右兩個斜水孔和一個直水孔;
所述左斜水孔的上端直接與缸蓋水道連通,下端與右側缸孔水套的上端連通;
所述直水孔的上端與缸蓋水道連通,下端與右側缸孔水套連通,所述右斜水孔的上端與直水孔的上端連通,下端與左側缸孔水套的上端連通。
所述左、右斜水孔交叉垂直設置且互相連通,形成“X”型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較好地提高缸孔與缸體其他部分的連接剛度,從而可以減少缸孔在工作過程中的變形量;
2.采用增加的水孔結構設計,來補償由于封水套結構缸孔造成的冷卻損失。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發動機半封水套缸體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相鄰兩缸孔連接部分缸壁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發動機封水套缸體相鄰兩缸孔連接部分缸壁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參見圖3。
一種發動機封水套缸體,相鄰的前、后兩缸孔之間由缸壁3由上至下直接連接,所述前、后兩缸孔之間的剛性連接部分貫通活塞的整個工作行程。
所述缸壁3上部的厚度大于半封水套缸體相鄰兩缸孔之間缸壁的厚度。這里所指的缸壁上部的厚度,指的是現有技術中半封水套缸體的貫通水套4的位置及其附近的厚度,而在發動機活塞的下部工作行程中,半封水套缸體的缸壁厚度與本發明中封水套缸體的缸壁厚度是一樣的。
所述缸壁3的寬度大于發動機半封水套缸體相鄰兩缸孔之間缸壁的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73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