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磨紗線接頭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310362962.7 | 申請日: | 2013-08-19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7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發明(設計)人: | 何小東;賈文杰;羅國;劉霞;宋均燕;張玉高;趙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新疆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吐魯番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桂林溢達紡織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D01H15/00 | 分類號: | D01H15/00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鄭彤;萬志香 |
地址: | 5285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耐磨 紗線 接頭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耐磨紗線接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左紗和右紗相對平行放置,左紗的末端距離右紗的末端至少60mm,左紗與右紗的平行距離小于5mm;
第二步,左壓紗塊和右壓紗塊位于左紗的末端和右紗的末端之間將左紗和右紗握持住,左壓紗塊和右壓紗塊之間的距離為5-30mm;
第三步,分別剪切左紗和右紗的末端,使左紗的末端與右壓紗塊之間的距離為10-30mm,右紗的末端與左壓紗塊之間的距離為10-30mm;
第四步,分別通過左吸風管和右吸風管吸入右紗的末端和左紗的末端,使右紗的末端與左壓紗塊之間的左紗梢及左紗的末端與右壓紗塊之間的右紗梢呈毛筆狀;
第五步,在左紗上距離左壓紗塊10-30mm處通過左夾持環對左夾持環和左壓紗塊之間的左紗體進行退捻;在右紗上距離右壓紗塊10-30mm處通過右夾持環對右夾持環和右壓紗塊之間的右紗體進行退捻;
第六步,與吸風管連接的左穿刺針管和右穿刺針管分別插入左紗體和右紗體,待左穿刺針管和右穿刺針管的吸風口分別吸住左紗梢和右紗梢后,再從左紗體和右紗體抽出,將左紗梢和右紗梢分別從左紗體和右紗體穿過;
第七步,帶有針舌的左鉤針和右鉤針分別穿入左紗體和右紗體,使左紗梢和右紗梢的尾部分別處于左鉤針和右鉤針的鉤子內,并通過左鉤針和右鉤針上針舌覆蓋形成封閉,左鉤針和右鉤針抽回過程中使左紗梢和右紗梢再次從左紗體和右紗體穿過;
第八步,撤去左壓紗快和右壓紗塊,對左夾持環和右夾持環之間的紗體進行加捻,所加捻度為第五步所退捻度的60-100%;左夾持環與左壓紗塊之間的紗體加捻后形成左糾纏段,左壓紗塊與右壓紗塊之間的紗體加捻后形成抱和段,右壓紗塊與右夾持環之間的紗體加捻后形成右糾纏段;
通過上述步驟即得所述耐磨紗線接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紗線接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和段中紗體互相轉繞的英制捻系數αe為2-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紗線接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紗和右紗的紗支范圍為10-140英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紗線接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紗和右紗的材質為天然纖維和/或化學纖維,所述天然纖維選自棉、麻、絲或毛,所述化學纖維選自膠粘、天絲或滌綸。
5.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制備方法得到的耐磨紗線接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耐磨紗線接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糾纏段、抱和段和右糾纏段,各部分的長度范圍為5-3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新疆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吐魯番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桂林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新疆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吐魯番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桂林溢達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296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冷式電機
- 下一篇:一種新型發電機定子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