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摩擦傳動裝置以及減速馬達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60115.7 | 申請日: | 2013-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717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五明正人;奧原健太郎;覃慶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三協株式會社;日本電產三協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13/02 | 分類號: | F16H13/02;H02K7/10;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胡曉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擦 傳動 裝置 以及 減速馬達 | ||
1.一種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旋轉軸,其在軸線方向的中途部分設置有朝向該軸線方向的一側的支承面;
筒狀旋轉部件,其在比所述支承面靠所述一側的位置,以能夠旋轉的方式嵌合于所述旋轉軸并與所述支承面接觸;以及
板狀施力部件,其呈環狀,并嵌合于所述旋轉軸中位于比所述筒狀旋轉部件靠所述一側的位置的連接軸部,
所述連接軸部呈外周面為圓形的圓棒狀,
所述板狀施力部件中供所述連接軸部嵌入的孔的內周緣相對于所述軸線成旋轉對稱,并在該孔的內周緣處形成有作為第一卡合部的止轉用的第一卡合凹部,所述第一卡合凹部從所述連接軸部的所述外周面觀察時朝向徑向外側凹陷,
所述筒狀旋轉部件的所述一側的面形成有一側凸部,所述一側凸部位于比所述孔靠徑向外側的位置,并與所述板狀施力部件接觸,
所述板狀施力部件的內周部分通過連接軸部變形部分被朝向另一側按壓,該連接軸部變形部分通過使所述連接軸部中位于比所述板狀施力部件靠所述一側的位置的圓形的所述外周面的整周朝向所述另一側塑性變形而形成,所述板狀施力部件的位于比所述內周部分靠徑向外側的位置的部分與所述筒狀旋轉部件的所述一側凸部彈性接觸,并且,所述連接軸部變形部分中進入到所述第一卡合凹部的內側的部分作為防止所述板狀施力部件相對于所述旋轉軸旋轉的止轉用部件發揮功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狀施力部件的所述孔為圓孔,且在內周緣形成有所述第一卡合凹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凹部在周向以等角度間隔形成在多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凹部呈半圓形狀地從所述孔的內周緣朝向徑向外側凹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凹部以具有相當于三分之一圓的圓弧的狀態,從所述孔的內周緣朝向徑向外側凹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凹部呈三角形地從所述孔的內周緣朝向徑向外側凹陷。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狀施力部件的所述孔呈多邊形,且在該孔的內周緣形成有所述第一卡合凹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多邊形的所述孔的內周緣中將構成該多邊形的角作為所述第一卡合凹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狀旋轉部件的朝向所述另一側突出并與所述支承面接觸的另一側凸部形成于所述旋轉軸的周圍。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面為嵌合于所述旋轉軸的環狀部件的朝向所述一側的面。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轉軸中的嵌合所述筒狀旋轉部件的部分呈外周面為圓形的圓棒狀,
所述筒狀旋轉部件中供所述旋轉軸嵌入的孔是圓孔。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環狀部件嵌合在所述旋轉軸中位于比所述筒狀旋轉部件更靠軸線方向上的另一側的位置的固定軸部上,
所述固定軸部呈外周面為圓形的圓棒狀,
所述環狀部件中供所述固定軸部嵌入的孔的內周緣相對于所述軸線呈旋轉對稱,在該孔的內周緣上形成有止轉用的第二卡合部,
所述環狀部件的內周部分被固定軸部變形部分朝向所述另一側按壓而固定,該固定軸部變形部分是使所述固定軸部中位于比所述環狀部件更靠所述一側的位置的部分整周朝所述另一側塑性變形而形成的。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摩擦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環狀部件的所述孔的內周緣形成有作為所述第二卡合部的第二卡合凹部,所述第二卡合凹部從所述固定軸部的外周面觀察時朝徑向外側凹陷,并且所述固定軸部變形部分進入該第二卡合凹部的內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三協株式會社;日本電產三協電子(東莞)有限公司,未經日本電產三協株式會社;日本電產三協電子(東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011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控制車輛離合器的方法
- 下一篇:制冷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