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米/納米尺度導電材料的焊接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310360044.0 | 申請日: | 2013-08-16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93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發明(設計)人: | 單智偉;張朋誠;陳亮;代濤;汪承材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主分類號: | B82B3/00 | 分類號: | B82B3/00;B23K28/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陸萬壽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米 納米 尺度 導電 材料 焊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小尺度材料焊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米/納米尺度導電材料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術
微米/納米尺度材料的焊接,一直是微米/納米尺度材料加工的一個熱點,也是微米/納米機械電子(MEMS/NEMS)器件自下而上(Bottom-up)組裝過程中的重大難題。在微米/納米機械電子(MEMS/NEMS)器件中,需要在材料間形成穩定的物理接觸和電接觸,而微米/納米尺度材料的焊接技術可以滿足以上條件。對于微米/納米尺度材料的焊接需要滿足速度快,精度高,接觸牢固,材料損傷小,無污染,對材料要求低,成本低等要求。現有的應用于微米/納米尺度材料焊接的技術都有自身的不足,難以達到以上所有要求,如離子束沉積,其沉積離子一般作為外來污染,并且對材料損傷較大,成本較高;冷焊接技術(Cold?welding?of?ultrathin?gold?nanowires,Yang?Lu,JianYu?Huang等,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Nanotechnology5,218-224(2010)),即利用分子擴散使材料實現焊接,但只對10nm以下的少數金屬材料適用;自適應的等離子焊接(Self-limited?plasmonic?welding?of?silver?nanowire?junctions,Erik?C.Garnett,Wenshan?Cai等,Nature?Materials11,241–249(2012)),采用鹵素燈照射進行焊接,其焊接強度不高,并且只適用于少數材料;采用超聲振動壓焊(Ultrasonic?nanowelding?of?carbon?nanotubes?to?metal?electrodes,Changxin?Chen,Lijun?Yan等,Nanotechnology17,2192–2197(2006))),對于材料的損傷較大,且不能精確控制;采用探針加熱進行焊接,由于探針的熔點限制,只適用于少數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微米/納米尺度導電材料的焊接方法,能夠實現微米/納米導電材料的焊接,克服其他焊接方法中對焊接材料污染,損傷大,接觸不牢,成本高等缺點。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微米/納米尺度導電材料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1)在顯微觀察下,分別將具有放電尖端的待焊接的導電材料夾持后,將焊接部位的放電尖端與放電尖端間距100~1000nm對準;
2)將待焊接的導電材料分別連通直流電源的正負極,然后將放電尖端與放電尖端逐漸靠近;直流電源的正負極之間還設有限流電阻;
3)在逐漸靠近時放電尖端之間發生放電,放電產生的熱量熔化放電尖端,熔化后的放電尖端接觸并融合,限流電阻被導通,焊接部位放電消失,待冷卻之后,焊接完成。
所述的放電尖端的曲率半徑為50nm~10μm,直流電源的電壓為1~60V。
所述的放電尖端的曲率半徑、直流電源的電壓的選擇為:
其中,U為直流電源的電壓,R為放電尖端的曲率半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00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