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48019.0 | 申請日: | 2013-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18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項震;徐雷;吳勇;康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浙大鳴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6 | 分類號: | 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從友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透射 式煙度計 光學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尾氣煙氣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壓燃式發動機排放污染物中的顆粒物排放濃度檢測通常采用透射式煙度計,利用煙氣的透過系數,確定顆粒物濃度。透射式煙度計由取樣模塊、測量模塊、控制顯示模塊等組成,開機后,首先加熱器對氣室加熱,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氣室溫度到達75℃后風機開始工作;風機在氣室中形成負壓,將煙氣從進氣管吸入氣室;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通過光學透鏡變為平行光,通過充滿煙氣的氣室后,再通過光學透鏡聚焦到光電器件上;光電器件將光信號轉為電信號,由Beer-Lambert定理可知煙氣的透過系數。系統主要是通過取樣探頭、取樣導管和抽氣口從汽車排氣管中收集取出排氣污染物,經送入氣室。排氣取樣系統應耐腐蝕,所用材料應耐高溫。測量模塊包括光學平臺和測量電路兩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對機動車排放的煙氣進行連續測量,動態反映排氣污染物的變化,并且把測量結果傳給控制顯示部分進行顯示,這是儀器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光學平臺兩側的風機(離心風機)向外吹風,形成負壓,從進氣管位置進入氣室排放煙氣在其作用下,向兩側流動。
由于光學平臺中準直透鏡和匯聚透鏡由于和煙氣有部分的直接接觸,煙氣中含有油氣和碳顆粒物,這種混合物極容易在發光二極管準直透鏡和光電二極管匯聚透鏡的表面形成沉積。如果這兩個透鏡表面有保護玻璃,則在保護玻璃的表面形成污物沉積,對發光二極管出射的光造成衰減,使用時間稍長就會造成光電二極管上接收到的信號太弱而不能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該光學平臺在靠近準直透鏡和匯聚透鏡的表面形成穩定的氣流漩渦,可以有效減少含有油氣的發動機排放煙氣和透鏡表面直接接觸,表面清潔周期可以大大延長。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該平臺包括風機、檢測管道、氣室管道和光電檢測單元,風機、檢測管道和光電檢測單元分別為兩套,檢測管道分別設置在氣室管道的兩端,氣室管道的中間設有煙氣進氣管,兩側的檢測管道的氣流入口分別與所述的風機相連接,并在檢測管道的兩個側壁分別設有煙氣進氣口和觀察口,所述的氣室管道與煙氣進氣口相連接,所述的光電檢測單元包括支座、準直透鏡、匯聚透鏡和光電二極管,支座上設有安裝孔,光電二極管安裝在安裝孔的外端,所述的準直透鏡和準直透鏡安裝在安裝孔內,安裝孔的內端與所述的觀察口相連接,檢測管道的外側壁設有第一分支氣流管路和第二分支氣流管路,第一分支氣流管路的氣流入口連接風機出口,第一分支氣流管路和第二分支氣流管路延伸至支座,并在匯聚透鏡與觀察口之間設有氣流出口,氣流出口連接設有第二分支氣流管路,第二分支氣流管路連接所述的第一分支氣流管路。
作為優選,所述的檢測管道的側壁設有連接頭,支座固定設置在連接頭上,所述的觀察口設置在連接頭內,氣流出口設置在連接頭的中部。
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頭、支座和氣室管道采用相同的型材,所述的型材的中心設有第一通孔,在型材的四個角部分別設有呈“L”型的支條,四條支條分別各自對稱設置,支條的外側端設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朝兩側的側面開口形成開口槽,在型材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凸條,兩條凸條對稱設置,在凸條上設有第三通孔。本發明由于采用了相同的型材制作連接頭、支座和氣室管道,實現標準化生產,并且所述的型材可以實現多種形式連接,大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和連接的準確度。
作為優選,所述的氣室管道的外側設有加熱裝置,所述的加熱裝置軸向固定在凸條與支條形成的凹槽內。
作為優選,所述的氣室管道的中間部位通過螺釘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插設在開口槽內,固定板上設置所述的煙氣進氣管。
作為優選,所述的支座的內端部設有透鏡安裝口,連接頭的外端部設有透鏡容置口,所述的準直透鏡設置在透鏡安裝口內,匯聚透鏡設置在透鏡容置口內。。
作為優選,所述的支座與連接頭之間通過在四個第二通孔內設置螺栓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檢測管道的兩側分別設有安裝槽,安裝槽內插設有分支氣流管件,所述的第一分支氣流管路和第二分支氣流管路設置在分支氣流管件內。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由于在靠近準直透鏡和匯聚透鏡的表面形成穩定的氣流漩渦,可以有效減少含有油氣的發動機排放煙氣和透鏡表面直接接觸,表面清潔周期可以大大延長。另外,本發明采用了標準化零件加工,簡化了產品的結構,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和連接的準確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正剖結構示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浙大鳴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浙大鳴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80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