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48019.0 | 申請日: | 2013-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18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項震;徐雷;吳勇;康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浙大鳴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6 | 分類號: | 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從友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透射 式煙度計 光學 平臺 | ||
1.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該平臺包括風機(1)、檢測管道(2)、氣室管道(3)和光電檢測單元,風機(1)、檢測管道(2)和光電檢測單元分別為兩套,檢測管道(2)分別設置在氣室管道(3)的兩端,氣室管道(3)的中間設有煙氣進氣管(11),兩側的檢測管道(2)的氣流入口(21)分別與所述的風機(1)相連接,并在檢測管道(2)的兩個側壁分別設有煙氣進氣口(22)和觀察口(23),所述的氣室管道(3)與煙氣進氣口(22)相連接,所述的光電檢測單元包括支座(4)、準直透鏡(7)、匯聚透鏡(8)和光電二極管(6),支座(4)上設有安裝孔,光電二極管(6)安裝在安裝孔的外端,所述的準直透鏡(7)和準直透鏡(7)安裝在安裝孔內,安裝孔的內端與所述的觀察口(23)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檢測管道(2)的外側壁設有第一分支氣流管路(91)和第二分支氣流管路(92),第一分支氣流管路(91)的氣流入口連接風機(1)出口,第一分支氣流管路(91)和第二分支氣流管路(92)延伸至支座(4),并在匯聚透鏡(8)與觀察口(23)之間設有氣流出口(93),氣流出口(93)連接設有第二分支氣流管路(92),第二分支氣流管路(92)連接所述的第一分支氣流管路(9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其特征在于:檢測管道(2)的側壁設有連接頭(5),支座(4)固定設置在連接頭(5)上,所述的觀察口(23)設置在連接頭(5)內,氣流出口設置在連接頭(5)的中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其特征在于:連接頭(5)、支座(4)和氣室管道(3)采用相同的型材,所述的型材的中心設有第一通孔(31),在型材的四個角部分別設有呈“L”型的支條(32),四條支條(32)分別各自對稱設置,支條(32)的外側端設有第二通孔(33),第二通孔(33)朝兩側的側面開口形成開口槽(34),在型材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凸條(35),兩條凸條(35)對稱設置,在凸條(35)上設有第三通孔(3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其特征在于:氣室管道(3)的外側設有加熱裝置(12),所述的加熱裝置(12)軸向固定在凸條(35)與支條(32)形成的凹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其特征在于:氣室管道(3)的中間部位通過螺釘固定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插設在開口槽(34)內,固定板(10)上設置所述的煙氣進氣管(11)。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其特征在于:支座(4)的內端部設有透鏡安裝口,連接頭(5)的外端部設有透鏡容置口,所述的準直透鏡(7)設置在透鏡安裝口內,匯聚透鏡(8)設置在透鏡容置口內。
7.根據權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其特征在于:支座(4)與連接頭(5)之間通過在四個第二通孔(33)內設置螺栓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透射式煙度計的光學平臺,其特征在于:檢測管道(2)的兩側分別設有安裝槽(24),安裝槽(24)內插設有分支氣流管件(9),所述的第一分支氣流管路(91)和第二分支氣流管路(92)設置在分支氣流管件(9)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浙大鳴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浙大鳴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801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