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別擬枝孢鐮刀菌和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44069.1 | 申請日: | 2013-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95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孔祥輝;張介馳;張丕奇;劉佳寧;王玉文;韓增華;馬慶芳;戴肖東;黨阿麗;馬銀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C12Q1/0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偉晨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榮玲 |
| 地址: | 15001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別 擬枝孢 鐮刀 木賊 感染 木耳 白毛 方法 | ||
1.一種鑒別擬枝孢鐮刀菌和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如下:?
挑取黑木耳病變部位霉層或菌絲少許,加無菌蒸餾水煮沸后離心,取上清液作為模板,采用一對特異性引物,進行PCR反應,產物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40min,查看條帶確定病原菌,若PCR產物大小為400bp,則為木賊鐮刀菌;若PCR產物大小為332bp,則為擬枝孢鐮刀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鑒別擬枝孢鐮刀菌和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鑒定由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特異性引物為:?
E-P1:TTACCAGTAACGAGGTGTATG;?
E-P2:CATACCTATACGTTGCCTC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鑒別擬枝孢鐮刀菌和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鑒定由擬枝孢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特異性引物為:?
S-P1:AAAAGCCCAAATTGCTGATG;?
S-P2:TGGCATGTTCATTGTCACCT。?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鑒別擬枝孢鐮刀菌和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鑒定由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PCR反應體系:25~100μl,含2.5~10μl10×PCR-Buffer,2.5~10μl?dNTPs(500μM),0.5~5.0μl?Taq?DNA聚合酶,0.1~5.0μl上游引物E-P1,0.1~5.0μl下游引物E-P2,模版0.1~10.0μl,其余用無菌水補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鑒別擬枝孢鐮刀菌和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游引物E-P1和下游引物E-P2的濃度均為0.6~3.0μ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鑒別擬枝孢鐮刀菌和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NTPs的濃度為500μM。?
7.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鑒別擬枝孢鐮刀菌和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鑒定由擬枝孢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PCR反應體系:25~100μl,含2.5~10μl10×PCR-Buffer,2.5~10μl?dNTPs(500μM),0.5~5.0μl?Taq?DNA聚合酶,0.1~5.0μl,模版0.1~10.0μl,其余?用無菌水補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鑒別擬枝孢鐮刀菌和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游引物S-P1和下游引物S-P2的濃度均為0.6~3.0μM。?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鑒別擬枝孢鐮刀菌和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NTPs的濃度為500μ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鑒別擬枝孢鐮刀菌和木賊鐮刀菌感染致木耳“白毛菌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瓊脂糖凝膠的質量濃度為0.8~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經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406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