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防碰撞傷害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36784.0 | 申請日: | 2013-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09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懷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懷云 |
| 主分類號: | B60R19/18 | 分類號: | B60R19/18;B60T7/10;B60T7/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13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碰撞 傷害 裝置 | ||
1.一種汽車防碰撞傷害裝置,其特征是該裝置主要有阻車板塊【1】、阻車啟動操作裝置和阻車提前碰撞裝置所構造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防碰撞傷害裝置,其特征是:阻車板塊【1】安裝在車輪前進方向前面適當的位置上,阻車板塊【1】主要由底面貼地墊板和豎立的檔板連接在一起構成,墊板上可以裝有兩根滾筒【20】,檔板上方裝有升降繩【7】與之連接,阻車板塊【1】的高度在0.1米至1.6米,寬度在0.2米至3米,長度在0.1米至3米的范圍之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防碰撞傷害裝置,其特征是阻車啟動操作裝置上有升降繩【7】一端與阻車板塊【1】或與升降桿【22】的一端相連接,另一端通過滑輪【12】與操作滾動軸輪或電機或手動或腳踏操作裝置或無人駕駛汽車的智能操控裝置【11】相連接,也可以與撞擊板【4】的一端連接,提拉繩【9】上可以安裝有圓錐形制動卡【3】,可以利用安裝在車上的制動卡口【6】及升降繩【7】和提拉繩【9】的配合,在操作滾動軸輪或電機或手動或腳踏操作裝置或無人駕駛汽車的智能操控裝置【11】和操作桿【10】以及提前碰撞裝置上的撞擊板【4】的作用下,可以把阻車板塊【1】固定在行車時適當的位置上,也可以在需要阻車時把阻車板塊【1】送達到阻車的適當的地面上,撞擊板【4】一端連接的升降繩【7】也可以通過對升降桿【22】的提拉把阻車板塊【1】送達到阻車的適當地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防碰撞傷害裝置,其特征是操作啟動裝置主要有操作滾動軸輪或電機或手動或腳踏的或無人駕駛汽車的智能的操控?啟動裝置【11】,提拉繩【9】,制動卡【3】,升降繩【7】,撞擊板【4】,滑動碰撞桿【5】,升降桿【22】,以及操作桿【10】,滑輪【12】等構成,提拉繩【9】的一端連接在錐形制動卡【3】上,另一端通過滑輪【12】連接在操作桿【10】的身上,并通過手動或腳踏操作桿或電機或無人駕駛汽車的智能操控裝置及提拉繩【9】的作用,可以把制動卡【3】從卡口板塊【6】上提起,并把阻車板塊【1】投放到需要阻車的地面上,也可以通過提拉繩【9】,撞擊板【4】,升降繩【7】以及升降桿【22】的作用把阻車板塊【1】送到需要阻車的地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防碰撞傷害裝置,其特征是阻車啟動操作裝置中還裝有阻車提前碰撞裝置,阻車提前碰撞裝置主要由提前碰撞板塊或提前碰撞桿【2】通過安裝板或安裝框架【16】以及汽車前頭的安裝板塊【17】安裝在汽車頭的前面,提前碰撞板塊或提前碰撞桿【2】在車頭前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折疊的或是可伸縮的,其高度在0.03米至3米,寬度在0.3米至3米的范圍之內,長度在0.1米到4米的范圍之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防碰撞傷害裝置,其特征是,碰撞滑動桿【5】上還安裝有扁錐形或半框架長條形撞擊板塊【4】,撞擊板塊【4】的一端與碰撞滑動桿【5】相連接,另一端安放在制動卡口【6】的制動卡【3】的下面,或與升降繩【7】的一端連接,升降繩【7】的另一端與升降桿【22】的尾端連接,碰撞滑動桿【5】通過滑動卡口【13】安放在車身的輪軸或圓軸上,其前端與滑動平衡桿【18】一起與提前碰撞板塊的安裝板塊或框架【16】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懷云,未經王懷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678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家居實驗與展示平臺設備
- 下一篇:一種槍械鎖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