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接箍高密封抗彎曲變牙寬楔型螺紋油井管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35760.3 | 申請日: | 2013-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24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馮波;耿玉娟;閆永軍;朱建國;陳潔;徐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西姆萊斯石油專用管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7/00 | 分類號: | E21B17/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2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接箍高 密封 彎曲 變牙寬楔型 螺紋 油井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油鉆探行業使用的油井管結構,本發明具體為一種無接箍高密封抗彎曲變牙寬楔型螺紋油井管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油井管行業中的油套管螺紋連接結構形式基本都是依照API?SPEC?5B《套管、油管和管線管螺紋的加工、測量和檢驗規范》標準來進行改進和創新,總體連接質量比較API標準要求的螺紋連接質量逐步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還是不能夠滿足油田開采使用要求。逐漸的導致世界各油田都在對螺紋連接提出更高、更理想的要求,特別是對油井管的相關主要性能指標要求越來越嚴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增加螺紋接頭連接的高密封性能、抗彎曲能力、抗壓縮載荷能力和高抗扭矩性能的無接箍高密封抗彎曲變牙寬楔型螺紋油井管結構。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一種無接箍高密封抗彎曲變牙寬楔型螺紋油井管結構,包括管體外螺紋段、管體內螺紋段、油井管本體、內螺紋左密封段外螺紋右密封段、內螺紋右密封段與外螺紋左密封段;管體外螺紋段連接在油井管本體的右端,在管體外螺紋段與油井管本體之間設有外螺紋左密封段,在管體外螺紋段的右端部設有外螺紋右密封段,管體內螺紋段連接在油井管本體的左端,在管體內螺紋段與油井管本體之間設有內螺紋右密封段,在管體內螺紋段的左端部設有內螺紋左密封段。
所述管體外螺紋段從右向左的方向上,所述管體外螺紋段的齒寬呈逐漸增大設置,管體外螺紋段的齒槽寬呈逐漸縮小設置,相鄰兩個齒寬之差與相鄰兩個齒槽寬相等,管體外螺紋段的每個齒的高度相等,管體外螺紋段的錐度為1:16~1:24;在油井管的縱向截面上,管體外螺紋段上的每個齒呈楔形,在每個齒的頂端兩側均設有倒鉤;管體外螺紋段上的每個齒的頂部中部為外齒頂面,外齒頂面的左側設有外齒頂左平面,外齒頂面的右側設有外齒頂右平面,外齒頂左平面與外齒頂面之間通過外齒頂面左過渡圓弧相連,外齒頂右平面與外齒頂面之間通過外齒頂面右過渡圓弧相連,齒槽中部為外齒底面,外齒底面為圓錐面,外齒頂面為圓錐面,且外齒頂面、外齒底面的錐度與管體外螺紋段的錐度相等,外齒底面的左側設有外齒底左平面,外齒底面的右側設有外齒底右平面,每個齒的右側壁設有外導向面,外導向面與油井管的軸線所成角度為79~85°,每個齒的左側壁設有外承載面,外承載面與油井管的軸線所成角度為76~82°,外齒底面與外齒底左平面之間通過外齒底面左過渡圓弧相連,外齒底面與外齒底右平面之間通過外齒底面右過渡圓弧相連,外齒底右平面與外承載面之間通過外齒底右圓弧相連,外承載面與外齒頂左平面之間通過外齒頂左圓弧相連,外齒底左平面與外導向面之間通過外齒底左圓弧相連,外導向面與外齒頂外平面之間通過外齒頂右圓弧相連,內齒底左平面與油井管的軸線所成角度為10~20°,外齒頂右平面與油井管的軸線所成角度為10~20°,外齒底右平面與油井管的軸線所成角度為7~17°,外齒頂左平面與油井管的軸線所成角度為7~17°。
所述管體外螺紋段的錐度為1:18~1:20;所述管體外螺紋段的螺紋扣數為12~30;管體外螺紋段的首扣齒寬為1.8~3.2mm;管體外螺紋段的導向面螺距為3.96~9.60mm;管體外螺紋段的承載面螺距為:(外螺紋總長度減去2倍首扣齒寬)/(總扣數減去1)?;管體外螺紋段的首扣牙槽寬為:導向面螺距減去首扣齒寬;管體外螺紋段的齒高為1.5~2.5mm。
在油井管的縱向截面上,管體外螺紋段的首扣齒寬為1.8~3.2mm;管體外螺紋段的每個齒的齒高為1.5~2.5mm;外齒頂左平面的寬度為0.5~3.0?mm;外承載面的寬度為0.5~2.0?mm;外齒底右平面的寬度為0.5~3.0?mm;外齒頂右平面的寬度為0.5~3.0?mm;外導向面的寬度為0.5~2.0?mm;外齒底左平面的寬度為0.5~3.0?mm;外齒頂面的寬度為0.05~6.0?mm;外齒底面的寬度為0.05~6.0?mm;外齒頂右圓弧的半徑為0.20~0.50mm;外齒底左圓弧的半徑為0.20~0.50mm;外齒頂左圓弧的半徑為0.20~0.50mm;外齒底右圓弧的半徑為0.20~0.50mm;外齒頂面右過渡圓弧的半徑為0.15~0.30mm;外齒頂面左過渡圓弧的半徑為0.15~0.30mm;外齒底面左過渡圓弧的半徑為0.15~0.30mm;外齒底面右過渡圓弧的半徑為0.15~0.30mm;外承載面與油井管的軸線之間的角度小于外導向面與油井管的軸線之間的角度為2~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西姆萊斯石油專用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西姆萊斯石油專用管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57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