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檢測乳腺癌G1/S期調控相關的四色基因探針試劑盒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35444.6 | 申請日: | 2013-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58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瑾;白敬超;胡林萍;程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凭曋R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韓敏 |
| 地址: | 30002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乳腺癌 g1 調控 相關 基因 探針 試劑盒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檢測乳腺癌細胞基因拷貝數變異情況的四基因探針組合試劑盒,針對細胞周期中G1/S期調控位點相關的四種基因而設計的四色探針組合,利用熒光素標記BAC(細菌人工染色體)探針,利用多色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對標本進行檢測。
背景技術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的生命健康。在歐洲發達國家如瑞典,乳腺癌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在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也逐年增高,在北京、上海等沿海大城市,已達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染色體不穩定性及腫瘤細胞DNA非整倍體是惡性腫瘤特征性標志之一。染色體不穩定性是指癌細胞較之于正常細胞,在細胞分裂時喪失和(或)獲得整條染色體或染色體片段頻率的升高,可以具體的分為數目改變和結構改變。染色體不穩定是惡性腫瘤的最基本特征,幾乎所有人類腫瘤都存在染色體不穩定,對腫瘤惡性生物學行為的判斷具有重要價值。在乳腺癌中,非整倍體腫瘤(Aneuploid?tumors,A—tumors)較二倍體腫瘤(Diploid?tumors,D-tumors)生長迅速,侵襲性強。正常的細胞周期調控和檢測對維持細胞基因組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這一過程的任何缺陷都將導致遺傳信息的改變,導致基因組穩定性下降、腫瘤易感性增加,最終導致腫瘤發生。細胞周期的G1/S調控位點的破壞在乳腺癌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參與G1/S調控作用的相關基因的檢測對于乳腺癌臨床及基礎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CCND1基因的蛋白產物通過與細胞周期素依賴性激酶4和6(CDK4/6)結合促進G1向S期的轉換,這種結合的異二聚體分子具有蛋白激酶活性,能夠磷酸化特異底物進而調控G1/S期的轉化[1]。RB1基因的蛋白產物通過阻止受損DNA的復制從而使細胞停滯在G1期無法進入S期[2],Rb1基因缺失的腫瘤細胞能夠快速通過G1/S調控節點,迅速分裂。C-myc基因能夠通過轉錄因子促進G1/S期的轉化和DNA的復制,加速細胞的分裂再生[3]。CHEK2基因編碼的CHEK2蛋白能夠抑制CDC25C磷酸化,從而阻止細胞的增殖分裂,同時CHEK2蛋白還能穩定p53蛋白,使細胞停滯在G1期[4],而CHEK2基因的缺失促進了G1/S期的轉化。
1.Abramson,V.G.,et?al.,Cyclin?D1b?in?human?breast?carcinoma?and?coexpression?with?cyclin?D1a?is?associated?with?poor?outcome.Anticancer?Res,2010.30(4):p.1279-85.
2.Das,S.K.,et?al.,Fucoxanthin?induces?cell?cycle?arrest?at?G0/G1phase?in?human?colon?carcinoma?cells?through?up-regulation?of?p21WAF1/Cip1.Biochim?Biophys?Acta,2005.1726(3):p.328-35.
3.Patel,J.H.,et?al.,Analysis?of?genomic?targets?reveals?complex?functions?of?MYC.Nat?Rev?Cancer,2004.4(7):p.562-8.
4.Chehab,N.H.,et?al.,Chk2/hCds1functions?as?a?DNA?damage?checkpoint?in?G(1)by?stabilizing?p53.Genes?Dev,2000.14(3):p.278-88.
檢測和分析腫瘤細胞DNA含量與DNA倍體對腫瘤惡性生物學行為的判斷具有重要的價值。過去大批基因表達圖譜分析發現了一系列的乳腺癌分子異常和一些對臨床診斷治療有用的基因表達亞型。但是由于分辨率的不足,比較基因組雜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等常用方法確定基因組的DNA拷貝數的能力受到限制。
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簡稱FISH)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堿基的互補性,以半抗原如生物素、地高辛間接標記或以熒光素直接標記的已知核酸分子為探針,探針和靶序列雙鏈DNA變性后雜交,互補的異源單鏈DNA分子在適宜的溫度和離子強度下退火形成穩定的異源雙鏈DNA,通過熒光顯微鏡收集熒光信號從而對待測核酸進行定性、定量及定位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未經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54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SiC半導體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模擬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運動的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