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螺桿連續生產乙烯基硅油的生產方法及其生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31077.2 | 申請日: | 2013-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58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柯松;李波;柯明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信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77/20 | 分類號: | C08G77/20;C08G77/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謝敏楠 |
| 地址: | 525027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桿 連續生產 乙烯基 硅油 生產 方法 及其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連續生產工藝,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雙螺桿連續生產乙烯基硅油的生產方法及其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乙烯基硅油具有普通橡膠所不具備的許多獨特而優異的性能:1、優良的耐高、低溫性能,能在-60~250℃下長期使用;2、優良的電氣絕緣性能,且電氣性能在廣闊的使用溫度、頻率的范圍內基本上保持不變;3、優良的耐臭氧、耐氣候老化性能;4、無毒,具有生理惰性;5、優良的防水耐油耐溶劑性能;6、透氣性好,且具有選擇性透氣率。7、透光性好,且具有選擇性透光率。在航空航天、LED燈具、電子電氣、機械制造、建筑、涂料、醫藥衛生、日常生活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使用,并成為必不可少的先進材料。而乙烯基硅油是高溫雙組份有機硅橡膠產品中主要使用的基膠。
????目前乙烯基硅油的工業化生產方法主要有間歇法、半連續法和連續法,各種生產方法各有不同的特點。
????間歇法,設備簡單、投資小、動力消耗少,產品摩爾質量分布不均勻,且效率低,生產規模小,不利于大批量生產;而半連續法則在間歇法基礎上,采用更大的聚合釜,脫水與聚合分開進行,不會因聚合物的殘留而影響脫水,提高了生產能力,目前國內生產乙烯基硅油大部分均采用這種生產乙烯基硅油方法。缺點是反應物體系黏稠,難于攪拌,產品摩爾質量均勻性較差。連續法生產乙烯基硅油,利于大批量生產,產品摩爾質量均勻性較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實現連續化的生產乙烯基硅油。
????為實現以上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雙螺桿連續生產乙烯基硅油的生產系統,從脫水釜開始,依次連接預熱器、在線混合器、聚合筒、降解器和脫低分子器,其中脫低分子器和脫水釜連接,所述的連接為帶閥的管道連接,所述的脫水釜、在線混合器和降解器設有投料口。
?????所述的脫低分子器后還連接了包裝機,所述的脫低分子器為雙螺桿出膠機。
????所述的脫水釜的投料口為投加原料,所述的在線混合器投料口投加催化劑,所述的降解器的投料口為通入低粘硅油。
????根據需求提供一種雙螺桿連續生產乙烯基硅油的生產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生產系統完成,并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原料導入脫水釜中,脫水,
S2.?將步驟S1所得的脫水后的原料以0.04~0.06m/s的速度連續通過預熱器,使得脫水后的原料的溫度達到80~90℃,
S3.?將催化劑和步驟S2所得預熱原料采用連續輸送的方式輸送進在線混合器中,在線混合器在攪拌之后,將混合物加入到溫度為90~100℃的聚合筒中,反應1~1.5小時,
S4.?將低粘硅油(低粘度二甲基硅油)和S3所獲得的中間產物,一起加入到降解器中,所述的降解器中帶有攪拌功能,且攪拌器的溫度為105~115℃,反應0.5~1小時,
S5.?將步驟S4所的中間產物通過脫低分子器中,所述的脫低分子器的溫度為180~200℃,所述的脫低分子器為帶有真空口的雙螺桿擠出機,低沸產物和催化劑從真空口中抽出;所述的乙烯基硅油從脫低分子器的出料口產出。
????所述的原料為二甲基環硅氧烷混合物或八甲基環四硅氧烷,所述的催化劑為四甲基氫氧化銨堿膠。
????所述的原料和催化劑,按重量比計,為1:0.01%~0.05%。
所述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為四甲基氫氧化銨晶體與二甲基環硅氧烷混合物或八甲基環四硅氧烷混合,所述的四甲基氫氧化銨晶體的占總重量的2~10%,在40~50℃和1.3~1.5KPa,用干燥氮氣鼓泡攪拌下反應40~60分鐘,然后將真空度調至13~15KPa,溫度升至70~80℃,反應至反應物透明,冷卻出料,即得?。
雙螺桿乙烯基硅油生產技術是把靜態聚合技術應用于乙烯基硅油的聚合、降解和脫低分子過程,使物料在聚合、降解和脫低分子中的流動狀態得到改進,提高了傳熱系數,使粘稠物料在管道中的流動狀態從純粹的滯流轉變成近似的柱塞流,物料各部分的停留時間比較均勻,生膠交聯量明顯減少,延長了設備清洗周期,提高了生膠的質量。此工藝使整條生產線實現了管道化、連續化,并具有投資小,原料及動力消耗少,生產成本低等優點,用此技術生產的生膠,質量已完全達到國際水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信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信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10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