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火災自動預警撲救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23672.1 | 申請日: | 2013-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64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于希萌;趙映鋮;趙映蓉;劉佳;孫鑫;解立珊;韓明聰;張赫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希萌 |
| 主分類號: | G08B17/10 | 分類號: | G08B17/10;G08B17/00;A62C37/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 37104 | 代理人: | 張世功 |
| 地址: | 266071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火災 自動 預警 撲救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災害預警救援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火災自動預警撲救方法,在發生火災時不僅能啟動報警器進行預警,而且能自動打開滅火器撲滅火源。
背景技術:
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主要有固體物質火災、液體火災、氣體火災、金屬火災、電火災和烹飪物火災六大類型。在實際生活中的眾多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社會財富日益增多的同時,導致發生火災的危險性也在增多,火災帶來的危害性也越來越大;據統計,我國70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2.5億元,80年代火災年平均損失不到3.2億元,進入90年代,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上升到年均十幾億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實踐證明,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一方面要做好預防火災的各項工作,防止發生火災;另一方面是一旦發生火災,就應當及時、有效地進行撲救,減少火災的危害;所以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是目前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火災自動報警器、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現有的這些報警裝置大多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且功能單一,不僅報警準確度差、效率低,而且不能對火災進行撲救;目前市面上尚未見有適用于火災救援的自動預警撲救方法,更未見有包含自動撲滅火源功能的通用救火裝置的使用和報道,因此為了提高火災預警、救援的效率,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有必要尋求設計一種包含有監測、預警和撲救等眾多功能,采用智能控制系統進行自動控制的設備,尤其是一種火災自動預警撲救方法,當發生火災時不僅能夠啟動報警器實現預警功能,而且能夠自動打開滅火器撲滅火源,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實用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尋求設計提供一種火災自動預警撲救方法,能夠在發生火災時進行自動預警和撲救。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涉及的火災自動預警撲救方法具體包括設備安裝、自動報警并移向火源、取出滅火器和滅火撲救四個工藝步驟:
(1)設備安裝:先將火災預警撲救裝置的蓄電池通過充電口充滿電,再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滅火器通過天窗存放在底座的內腔中排列整齊并對準天窗,然后在需要防火的公共場所的樓道、進出口選擇合適的位置擺放預警撲救裝置,該裝置的擺放間隔應在200-1000m之間,最后打開報警器、智能控制器和火災探測器,并人工檢查各項裝置的正常運轉狀態;
(2)自動報警并移向火源:當火災探測器探測到有煙霧或火光發生時,立刻將火災信號傳輸給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控制報警器發光、發聲進行報警;與此同時智能控制器根據火災探測器傳回的信號對火源位置進行定位以確定目標位置坐標,并控制滾輪向目標位置移動;
(3)取出滅火器:當滾輪到達目標位置后,智能控制器根據事先存入的滅火器的位置坐標控制推柱推動升降臂上升至指定坐標位置,第一轉動軸根據智能控制器的指令旋轉以調整角度,智能控制器控制滑動軸沿擺動臂的左右方向滑動,使長臂到達天窗的正上方,短臂根據智能控制器的指令以第二轉動軸為中心旋轉至與長軸平行,然后智能控制器控制推柱推動升降臂下降至指定坐標位置,使得爪手定位包圍在滅火器的周圍,最后智能控制器控制爪手收縮將滅火器抓起;
(4)滅火撲救:取出滅火器后,智能控制器根據火災探測器確定的目標位置坐標先控制推柱推動升降臂上升或下降至指定坐標位置,再控制第一轉動軸帶動擺動臂旋轉至指定坐標位置,然后控制滑動軸滑動至指定坐標位置,并控制短臂以第二轉動軸為中心旋轉至與長軸垂直,以使滅火器對準火源位置,最后爪手根據智能控制器的指令與中臂末端帶有的按壓鈕進行配合以打開滅火器進行噴灑,從而實現滅火撲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希萌,未經于希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36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