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角度可調的擱腳板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09974.3 | 申請日: | 2013-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89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實;佘國榮;戴開紅;李國林;李宏華;李功賦;馮擎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3/06 | 分類號: | B60N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 地址: | 317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角度 可調 腳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擱腳板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角度可調的擱腳板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人們在駕駛車輛行駛過程中只有在啟動、換擋和停止行進過程中需要把腳放在離合器踏板上,其他的大量時間駕駛人員的腳只能平放在底板上,這樣在駕車時間較長時會感到不舒服。因此,現有技術中提出在離合器踏板旁邊增加一個擱腳板,在不需要踩踏離合器的時間來歇一下腳,就能減少駕駛員的疲勞程度,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然而,目前常用的擱腳板均為發泡成型的泡沫擱腳板,角度固定,無法調節,不能滿足各種身高的駕駛員需求,在駕駛時,容易造成左腳腳部疲勞,增大行車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角度可調的擱腳板裝置。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一種角度可調的擱腳板裝置,包括擱腳板,所述擱腳板的底端與車身的底板樞轉連接;所述擱腳板裝置還包括氣缸總成;所述氣缸總成的一端與車身的底板樞轉連接,所述氣缸總成的另一端與所述擱腳板的頂部樞轉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氣缸總成的另一端與所述擱腳板頂部的背面樞轉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擱腳板包括金屬擱腳板層和泡沫墊板層;所述泡沫墊板層設置在所述金屬擱腳板層上。
進一步地,所述氣缸總成的另一端與所述金屬擱腳板層的背面樞轉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擱腳板裝置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轉軸,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車身的底板上,所述擱腳板的底端通過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第一支架可轉動地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擱腳板裝置還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轉軸,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車身的底板上,所述氣缸總成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二轉軸與所述第二支架可轉動地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擱腳板裝置還包括第三支架和第三轉軸,所述第三支架固定在所述擱腳板頂部的背面上,所述氣缸總成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三轉軸與所述第三支架可轉動地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焊接在車身的底板上,所述第三支架焊接在所述擱腳板頂部的背面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擱腳板裝置的擱腳板的底端與車身的底板樞轉連接,同時,擱腳板還通過氣缸總成與車身的底板及擱腳板的頂部樞轉連接,可實現擱腳板的角度調節以滿足不同身高的需求:對于身高較高的人,駕駛座椅位置相對靠后,那么就需要擱腳板的角度增大;對于身高較矮的人,駕駛座椅位置相對靠前,那么就需要擱腳板的角度減小,以滿足腳部放置的舒適性。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角度可調的擱腳板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圖3為圖1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圖1與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角度可調的擱腳板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與圖2所示,擱腳板裝置100包括擱腳板120、第一支架130、氣缸總成150、第二支架160及第三支架140。擱腳板120的底端與車身的底板(圖未示)樞轉連接,氣缸總成150的一端與車身的底板樞轉連接,氣缸總成150的另一端與擱腳板120的頂部樞轉連接。優選地,氣缸總成150的另一端與擱腳板120頂部的背面樞轉連接。
其中,擱腳板120包括金屬擱腳板層122和泡沫墊板層123。泡沫墊板層123可通過粘貼等方式固定在金屬擱腳板層122的上面。氣缸總成150的另一端與金屬擱腳板層122的背面樞轉連接。
第一支架130和第二支架160可通過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車身的底板上。擱腳板120的底端與第一支架130樞轉連接;在圖示的實施例中,金屬擱腳板層122的底端通過第一轉軸125與第一支架130可轉動地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997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流體動壓軸承結構的散熱風扇
- 下一篇:一種用于主給水泵的泵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