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注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03012.7 | 申請日: | 2013-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682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吉田潤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9C45/74 | 分類號: | B29C45/74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注射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射裝置。
背景技術
注射裝置向模具裝置內射出熔融樹脂。模具裝置由定模及動模構成,合模時在定模與動模之間形成型腔空間。在型腔空間中被冷卻固化的樹脂在開模后作為成型品而被取出。
注射裝置包括被供給作為成型材料的樹脂顆粒的缸體。缸體從外側通過加熱器而被加熱,缸體內的樹脂熔融。熔融的樹脂從形成于缸體前端部的噴嘴向模具裝置內射出。
加熱器的價格便宜,此外能夠容易設置于缸體的外周。但是,由于加熱器與缸體之間的接觸熱阻,缸體的加熱效率低,缸體內的樹脂的加熱效率低。
因此,提出了對缸體進行感應加熱的技術(例如參照國際公開第2005/046962號)。根據該技術,缸體本身發熱,因此缸體的加熱效率高,缸體內的樹脂的加熱效率好。
在現有的感應加熱的情況下,因趨膚效應,缸體的外周面及其附近被集中感應加熱。因此,缸體的熱容易向外氣等逃散,缸體的熱難以傳遞到缸體內的成型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型材料的加熱效率好的注射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提供一種注射裝置,包括:缸體,成型材料被供給到該缸體;和感應加熱部,對該缸體進行感應加熱,在上述缸體的感應加熱部分,形成有從外周面到內周面貫通上述缸體的狹縫。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種注射裝置,包括:缸體,成型材料被供給到該缸體;感應加熱部,對該缸體進行感應加熱,上述缸體包括缸體主體和相比該缸體主體配設在內側的導電層,若將上述導電層的磁導率設為μ1,將上述導電層的導電率設為σ1,將上述缸體主體的磁導率設為μ2,將上述缸體主體的導電率設為σ2,則μ1×σ1>μ2×σ2的式子成立。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型材料的加熱效率好的注射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注射裝置的圖。
圖2是圖1的缸體及螺桿的剖視圖。
圖3是表示圖2的缸體及螺桿的感應加熱時的渦電流的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注射裝置的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缸體的感應加熱時的渦電流的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缸體的感應加熱時的渦電流密度及現有的缸體的感應加熱時的渦電流密度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用于實施本發明的方式,在各附圖中對相同或對應的構成要素標以相同或對應的符號并省略說明。
[第1實施方式]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注射裝置的圖。在圖1中,為了便于觀察附圖,省略了圖2所示的蓋部件40的圖示。圖2是圖1的缸體及螺桿的剖視圖。在圖2中,為了便于觀察附圖,省略了圖1所示的螺桿13的螺旋翼片15的圖示。圖3是表示圖2的缸體及螺桿的感應加熱時的渦電流的圖。在圖3中箭頭表示渦電流的流動。另外,圖3是一個例子,渦電流的方向隨著時間的經過而反復反轉。
注射裝置10從噴嘴12射出在缸體11內熔融的樹脂,并填充到未圖示的模具裝置內的型腔空間。模具裝置由定模及動模構成,合模時在定模與動模之間形成型腔空間。在型腔空間中被冷卻固化的樹脂在開模后作為成型品而被取出。作為成型材料的樹脂顆粒從料斗16供給到缸體11的后部。
例如,如圖1所示,注射裝置10包括被供給作為成型材料的樹脂顆粒的缸體11、被配設成在缸體11內旋轉自如且在軸向上移動自如的螺桿13、加熱缸體11的加熱裝置20、以及冷卻缸體11的冷卻裝置30。
缸體11被加熱裝置20加熱,缸體11內的樹脂熔融。熔融了的樹脂從形成于缸體11的前端部的噴嘴12向模具裝置內射出。在缸體11內設置有作為輸送樹脂的輸送部件的螺桿13。
螺桿13一體地具有螺桿旋轉軸14和螺旋狀地設置在螺桿旋轉軸14的周圍的螺旋翼片15。若螺桿13旋轉,則螺桿13的螺旋翼片(螺紋峰)15移動,螺桿13的螺紋槽內所填充的樹脂顆粒被向前方輸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030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