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冰溫結合自發氣調貯藏保鮮果蔬的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310293670.2 | 申請日: | 2013-07-12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90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發明(設計)人: | 魯曉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商業大學 |
主分類號: | A23B7/00 | 分類號: | A23B7/00;A23B7/015;A23B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麗 |
地址: | 300134***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合 發氣 貯藏 鮮果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果蔬保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冰溫結合自發氣調貯藏保鮮果蔬的方法。
背景技術
金柑為蕓香科金柑屬植物,其果實不僅色澤橙黃鮮亮、口感甜酸適中、具獨特的芳香氣味,而且還有開胃消食,止咳化痰等功效,具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然而,采后金柑在常溫貯運銷過程中易發生腐爛變質,降低或失去營養及食用價值,限制了金柑產業的發展。
現有的金柑保鮮方法主要包括掛樹保鮮及使用各類化學保鮮劑保鮮。但前者在果實采摘后仍不能避免貯運銷過程帶來的腐爛損失,同時也會影響果樹轉年果實的產量及品質;應用化學保鮮劑則因金柑為果皮果肉同食水果,而存在易引起異味、污染或病菌抗藥性等安全隱患。因此,研究應用安全有效的金柑的保鮮方法十分必要。
櫻桃、藍莓等在保鮮方面也存在上述類似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提高果蔬的貯藏品質,延長果蔬保鮮期的冰溫結合自發氣調貯藏保鮮果蔬的方法。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冰溫結合自發氣調貯藏保鮮果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1)果蔬采收后經紫外線處理,之后于采收后12小時內放入冷庫進行兩階段低溫馴化處理;其中,低溫馴化第一階段控制溫度為5℃±0.5℃,處理24h;低溫馴化第二階段溫度控制為0℃±0.5℃,處理24h;
(2)將馴化處理的果蔬裝入保鮮袋中,扎緊袋口,放入冰溫庫中,在-0.7±0.5℃條件下貯藏;其中,保鮮袋的厚度為0.03-0.05mm。
果蔬采收后紫外線處理的方法如下:將果蔬置于20-30W的石英紫外殺菌燈下15-30cm處,照射20-30min,保持照射均勻,并保持照射強度為4-5Kj/m2,照射期間翻動果實。
保鮮袋為PE保鮮袋,規格為35cmx25-30cm,果蔬裝入量為1000克/袋。
將裝有果蔬的保鮮袋放入塑料筐,并將塑料筐整齊碼入冰溫庫。
所述果蔬為金桔、櫻桃或藍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的保鮮方法首先進行紫外線處理,再通過兩段低溫適應性馴化處理,再裝入保鮮袋中冰溫保鮮,通過上述幾種技術及各個工藝參數的組合,可以使果蔬保持原有的感官品質及理化品質,貯藏保鮮期長;金桔保鮮期達160-180天,好果率90.4%-93.6%;櫻桃保鮮期達70天,好果率91.4%;藍莓保鮮期達70天,好果率90.5%;果實適于鮮食,該保鮮方法為綠色保鮮技術。
2、本發明的保鮮方法先進行紫外線處理,具有三個方面的優點。一是能夠抑制果蔬表面的微生物生長,降低果蔬貯藏期間的腐爛率;二是延緩果蔬功能物質的降解,并刺激果蔬組織抗氧化酶的合成及其活性增強,提高果蔬貯藏品質,抑制果蔬后熟作用,延長貯藏期;三是經處理的果蔬組織內無毒害物殘留。
3、本發明的保鮮方法通過兩階段低溫適應性馴化處理,使果蔬對低溫的耐受性增強,可以減輕或避免果蔬發生冷害。
4、本發明的保鮮方法中,低溫馴化第一階段控制溫度為5℃±0.5℃,處理24h;低溫馴化第二階段溫度控制為0℃±0.5℃,處理24h。該工藝可以有效地防止果蔬貯藏期間薄膜包裝袋內結露,也能夠防止果蔬表面形成厚的冰膜,后者會在果蔬出庫時造成營養成分流失,加速果蔬品質的惡變。
5、本發明通過選擇特定厚度PE袋與包裝容量,使薄膜包裝袋內形成適宜金桔等果蔬呼吸的氣體環境,從而控制金桔等果蔬的呼吸強度,延長其貨架期。
6、本發明的貯藏保鮮方法將冰溫貯藏與自發氣調兩種技術有機結合用于金桔等果蔬的保鮮。氣調技術有效延緩了果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有利于冰溫貯藏。再通過冰溫貯藏,最大限度地降低果蔬的新陳代謝并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有效地保持了果蔬的感官及理化品質,延長了貯藏期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商業大學,未經天津商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36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