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柴油機耐爆壓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91237.5 | 申請日: | 2013-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27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林卓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卓云 |
| 主分類號: | F02B75/40 | 分類號: | F02B75/40;F16C7/02;F16C3/10;F16C3/14;F16C9/02;F02F3/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馮智文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柴油機 耐爆壓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活塞式內燃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柴油機耐爆壓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局勢發展,能源日益緊缺,現代內燃機更加注重經濟性能,柴油機就因較好燃油經濟性而受到重視,并且有向高爆發壓力、低轉速發展的趨勢,目的就是使燃料燃燒充分。活塞、銷、連桿、曲軸,作為內燃機中重要零部件,它們之間又存在摩擦,勢必受到考驗。
現有技術中,多數車用柴油機工作時,燃氣壓力作用于活塞頂部,再由銷座孔傳遞給活塞銷,活塞銷將力傳給連桿,連桿再作用于曲軸,其中活塞在高溫高壓下工作,活塞裙部承受測向力,活塞銷座孔上方會因壓比過大而開裂。在活塞、銷、連桿、曲軸機構中相互之間存在著摩擦,其中活塞銷處的摩擦幅因壓力比大,運行時的角速度小,使得此處難以形成潤滑油膜。以往活塞銷處的潤滑是由噴油嘴噴在活塞上的機油經由連桿小端頭的小孔進入潤滑區和通過曲軸油道經由連桿油道在離心慣性力作用下進入潤滑區,在大爆發壓力下,其潤滑可靠性差。并且在活塞工作時,所受到的是瞬間沖擊力,由于各機構間有工作裝配間隙,這也成為柴油機的噪聲來源之一。
在多數船用柴油機里,十字頭組受到來自活塞桿的高壓力,并經十字頭銷傳給連桿,?十字頭銷因在高壓摩擦的工作場合而被設計得結構笨重龐大。
發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所承受壓力大、活塞的銷座易開裂,潤滑效果差,噪音大等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柴油機耐爆壓結構,從而通過油腔組件與連桿頂部配合使用,分別形成補油油腔、壓力油腔和潤滑油腔,分擔活塞銷所承受的力,避免活塞銷座的開裂,且對整個機構活動部件的潤滑效果好。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柴油機耐爆壓結構,包括承壓摩擦部件,所述承壓摩擦部件內通過銷安裝有連桿,所述連桿頭部設置有與其配合安裝有油腔組件,所述油腔組件位于承壓摩擦部件內部,并貼合于承壓摩擦部件上;所述連桿的尾部通過曲軸瓦安裝曲軸,所述曲軸通過緊固件與連桿底部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油腔組件上設置有配合型面,所述連桿頭部設置有與油腔組件配合安裝的配合型面;
油腔組件上多個配合型面與連桿頭部多個配合型面間隙配合,?所述油腔組件兩側與連桿頭部兩側分別形成兩對相互配合的圓弧曲面,?所述圓弧曲面延伸至多個配合型面,所述油腔組件與連桿每兩段配合型面之間形成獨立密閉空間;
連桿頭部形成的每個獨立密閉空間處設有獨立的油道系統,所述油道系統接通至連桿尾部的曲軸端孔;
所述油腔組件的結構為:所述油腔組件上配合型面分別為第一配合型面、第二配合型面、第三配合型面和第四配合型面,并在油腔組件一端兩側分別設置有通往承壓摩擦部件的第一潤滑油道和第二潤滑油道以及第一潤滑油槽和第二潤滑油槽,第一潤滑油道與第一潤滑油槽接通,第二潤滑油道與第二潤滑油槽接通,所述油腔組件底部設置半圓形活塞銷孔;
所述連桿的結構為:所述連桿頭部的配合型面分別為第五配合型面、第六配合型面、第七配合型面和第八配合型面;所述連桿中部開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第四油道,位于第二油道下部延伸有與之連通的第五油道,位于連桿的底部設置有圓弧形第一油槽、第二油槽、第三油槽;所述連桿的第一油道與第二油槽接通,?所述連桿的第四油道、第二油道、第五油道以及第一油槽相互接通,?所述連桿的第三油道與第三油槽接通,所述連桿底部開有曲軸端孔,所述連桿底部兩端開有螺栓孔;所述連桿頭部設置有與油腔組件的第一潤滑油槽配合的第一潤滑油孔,以及與油腔組件的第二潤滑油槽配合的第二潤滑油孔;
所述連桿頭部的第七配合型面與油腔組件的第一配合型面間隙配合;所述連桿頭部的第八配合型面與與油腔組件的第二配合型面間隙配合;所述連桿頭部的第五配合型面與油腔組件的第三配合型面間隙配合;所述連桿頭部的第六配合型面與油腔組件的第四配合型面間隙配合;并依次形成有補油油腔、壓力油腔和潤滑油腔;
所述承壓摩擦部件為活塞或十字滑塊,所述活塞的結構為:包括活塞殼體,所述活塞殼體內部設有與油腔組件配合的貼合平面;所述活塞殼體中部開有安裝活塞銷的通孔,位于活塞殼體的內部水平方向開有潤滑油環槽,所述潤滑油環槽的一端連接第二活塞潤滑油道,所述油環槽的另一端連接通往油腔組件上第二潤滑油道的第三活塞潤滑油道,位于活塞殼體前端開有通往油腔組件第一潤滑油道的第一活塞潤滑油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卓云,未經林卓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912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方便涼粉一次性成型技術方法
- 下一篇:機器人立柱的加工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