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協調控制干線的自動組織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89443.2 | 申請日: | 2013-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65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馬榮葉;林海鵬;張培;蔣微波;翁浙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0 | 分類號: | G08G1/00;G08G1/01;G08G1/06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周海斌 |
| 地址: | 21006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協調 控制 干線 自動 組織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協調控制干線的自動組織方法,能自動組織適于綠波控制的道路干線。
背景技術
傳統的干線劃分是通過人工進行的,通常根據交警的經驗劃分主干道作為綠波干線,例如,以車流比較大的東西向或南北向干道作為綠波干線,用以滿足主干道的車流運行。但是,這種傳統方法難以根據當前交通狀況做出適應性改變,無法有效提高道路運行效率。
目前已有研究者就干線控制提出不少改進技術方案,例如,申請號200810063709.0公開號CN101325008A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名稱:一種城市交通干線動態雙向綠波帶智能協調控制方法),申請號201010604148.8授權公告號CN102024335B的中國發明專利(名稱:服務于城市干線道路綠波控制的速度引導方法),等等。但是,這些改進都是在已劃定干線的基礎上進行的,并不能根據實際交通情況的變化自動組織干線,缺少隨機應變能力,不利于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此外,申請人還注意到,已有研究者在多個相鄰交叉口交通控制領域做出改進,例如,申請號201210362621.5申請公布號CN102867424A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名稱:一種區域協調交通控制方法),等等。但是,這些改進方案往往基于特定結構的交叉口路段,不能擴展應用于規則的交叉口路段;而且,其控制方法比較復雜,往往用到較多交通模型,含有大量運算過程,不利于提高方案運行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協調控制干線的自動組織方法,能夠根據實際交通情況的變化自動組織干線,有利于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協調控制干線的自動組織方法,應用于由若干交叉口組成的目標區域;其特征是,所述自動組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對于目標區域中相鄰交叉口之間的所有路段進行檢測,將滿足預定條件的路段列入集合L,并將集合L中各路段兩端的交叉口列入集合M;
第二步、按路段安全速度差異ΔV在預定范圍內,將集合L中連貫的路段分組,得到子集合L1、L2、......、Ln,n為正整數;并將各子集合L1、L2、......、Ln中各路段兩端的交叉口分別列出,得到對應的子集合M1、M2、......、Mn,n為正整數;各子集合Mj,1≤j≤n中的交叉口屬于集合M;
第三步、依次針對子集合Lj,1≤j≤n,按預定方法檢測與子集合Lj對應的子集合Mj中各交叉口的車流量比γ;檢測完畢后,γ值≤φ的交叉口為干線與干線的交叉口,將這些交叉口依次標記為a1,a2,......,ai,i為正整數;γ值>φ的交叉口為干線與支線的交叉口,將這些交叉口依次標記為b1,b2,......,bk,k為正整數;φ為正整數;
第四步、依次針對子集合Lj,1≤j≤n,按預定規則根據與當前子集合Lj對應的當前子集合Mj中標記為a1,a2,......,ai的交叉口個數N(ai)確定當前子集合Lj的干線;
最終步、根據第四步確定的各子集合Lj干線,對目標區域實施干線控制。
本發明進一步完善的技術方案如下:
優選地,第一步中,所述預定條件為:相位車道數量≥α,路段安全速度≥β千米/小時,路段兩端交叉口的間距≤600米,路段兩端交叉口的周期差ΔC≤δCmin,δ∈(0,0.3),路段車流量小于或等于路段飽和流量的80%;其中,α、β均為正整數,Cmin為路段兩端交叉口周期的較小值。
更優選地,α=3、β=40。
優選地,第二步中,所述預定范圍為ΔV≤5千米/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94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SIM卡座及移動終端
- 下一篇:基于GPS的車載里程測算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