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由鈦鐵礦制備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硅酸亞鐵鋰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85095.1 | 申請日: | 2013-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76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慶生;楊哲龍;鄭利云;許高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威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1397 | 分類號: | H01M4/1397;C01B33/32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濤 |
| 地址: | 2642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鈦鐵礦 制備 鋰離子電池 正極 材料 硅酸 亞鐵 方法 | ||
1.一種由鈦鐵礦制備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硅酸亞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采用球磨機對鈦鐵礦進行粉碎,粉碎至顆粒100nm-10μm,再在氧化劑存在條件下將粉末加熱至400-550℃,保溫3-5h,得到產物為Fe2O3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
步驟二、對步驟一獲得的混合物采用磁選設備進行去磁分選,獲得鐵源前驅體;
步驟三、向鐵源前驅體中添加硅源、鋰源,達到化學計量比Li: Fe: Si=1: 1: 1,添加5-10%碳源做還原劑,球磨4-8h,再在氮氣氣氛保護下進行燒結,以10℃/min升溫至400-450℃,保溫3-5h,再以15℃/min升溫至650-750℃,一次固相合成獲得Li-Fe-Si-O化合物;
步驟四、將合成獲得的 Li-Fe-Si-O化合物進行活化處理得成品原料,活化處理為使用濃度 20-30%酸或堿,固液比5:1,活化24h;干燥后添加鋰源、鐵源,使原料中各成分的化學計量比為 Li: Fe: Si=2: 1: 1,再進一步球磨,混合均勻;然后在氮氣氣氛保護下進行燒結,以10℃/min升溫至400-450℃,保溫3-5h,再以15℃/min升溫至700-850℃進行二次固相合成,制備出產品硅酸亞鐵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由鈦鐵礦制備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硅酸亞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的氧化劑為氧氣或過氧化氫。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由鈦鐵礦制備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硅酸亞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所述的硅源為二氧化硅或硅酸鋰,所述的鋰源為氫氧化鋰、碳酸鋰、醋酸鋰或硝酸鋰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由鈦鐵礦制備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硅酸亞鐵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所述的酸為醋酸、鹽酸、硫酸或硝酸,所述的堿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鋰或氨水,通過酸堿處理活化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前驅物,提高產率和制備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威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威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8509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