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擊板全自動調整裝置及破碎機械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76917.X | 申請日: | 2013-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67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維;鄭永生;李洪聰;路洪斌;蔣恒深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徐工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3/26 | 分類號: | B02C13/2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顏鏑 |
| 地址: | 22100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擊 全自動 調整 裝置 破碎 機械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反擊板全自動調整裝置及破碎機械。
背景技術
反擊式破碎機是一種利用沖擊能來破碎物料的破碎機械。如圖1,為現有的一種反擊式破碎機的結構示意圖。反擊式破碎機主要由外殼a7、轉子a4、板錘a5、反擊板a2、反擊板調整裝置a1、反擊襯板a3、耐磨襯板a6、輔助開蓋裝置a8等部件組成。
機器工作時,在電動機的帶動下,轉子高速旋轉,物料進入板錘作用區時,與轉子上的板錘撞擊破碎,后又被拋向反擊裝置上再次破碎,然后又從反擊襯板上彈回到板錘作用區重新破碎,此過程重復進行,直到物料被破碎至所需粒度,由出料口排出。調整反擊襯板與轉子之間的間距可達到改變物料出料粒度和物料形狀的目的。
目前反擊襯板與轉子之間的間距基本都采用人工調整的方式,先進點的裝置也只是采用液壓油缸輔助調節,不具備自動控制功能。舉例來說:圖2示出了一種調整裝置,但這種調整裝置不能對彈簧的壓緊程度進行調整;圖3示出的調整裝置可以對彈簧壓緊程度以及反擊板與轉子間距均可以進行單獨調整,但結構不緊湊,占用空間較大所使用的螺桿一般比較粗,人力調整起來費時費力,調節比較麻煩;圖4示出的調整裝置可以對彈簧壓緊程度進行單獨調整,并通過液壓油缸與墊片來調整反擊板與轉子間距,但也存在結構不緊湊的問題,而且不方便隨時調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反擊板全自動調整裝置及破碎機械,方便反擊板間距和彈簧預緊力的單獨調整。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反擊板全自動調整裝置,包括:間距調整機構、預緊力調整機構和反擊板聯動機構,所述間距調整機構和預緊力調整機構均設置在破碎機箱(5)的外部,所述間距調整機構和預緊力調整機構均通過液壓執行調整動作,所述反擊板聯動機構分別連接所述破碎機箱(5)內部的反擊板(7)和所述間距調整機構,通過所述間距調整機構來帶動所述反擊板聯動機構,進而實現所述反擊板(7)與轉子的間距的調節。
進一步的,所述反擊板聯動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破碎機箱(5)外部的連接板(3)和穿設所述破碎機箱(5)的第一連接螺桿(6),所述連接板(3)與所述第一連接螺桿(6)通過第一防松螺母(13)固定,所述第一連接螺桿(6)通過銷軸(15)與所述反擊板(7)連接,所述連接板(3)與所述間距調整機構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板(3)與所述第一連接螺桿(6)垂直,在所述連接板(3)與所述破碎機箱(5)之間還設有套筒(4)。
進一步的,所述間距調整機構包括導軌箱體(16)、機箱座(23)和第一調整油缸(21),所述導軌箱體(16)和機箱座(23)安裝在所述破碎機箱(5)的外側壁,所述機箱座(23)設置在所述導軌箱體(16)遠離所述連接板(3)的一側,所述導軌箱體可沿所述第一連接螺桿(6)的軸線方向在所述破碎機箱(5)的外側壁上運動,所述第一調整油缸(21)的缸筒端通過多個螺栓固定在所述破碎機箱(5)上,所述第一調整油缸(21)的活塞桿端穿過所述連接板(3),并通過第二防松螺母(11)與所述連接板(3)進行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破碎機箱(5)的外側壁還設有導軌壓板(2),通過多個螺栓固定在所述破碎機箱(5)的外側壁上,所述導軌箱體(16)具有導軌突緣,所述導軌突緣設在所述導軌壓板(2)之間,并可在所述導軌壓板(2)之間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預緊力調整機構包括第二調整油缸(17)、擋板(19)和彈簧(18),所述第二調整油缸(17)的缸筒通過多個螺栓固定在所述機箱座(23)上,所述第二調整油缸(17)的活塞桿穿過所述機箱座(23)和破碎機箱(5),所述彈簧(18)和擋板(19)設于所述破碎機箱(5)內,并套設在所述第二調整油缸(17)的活塞桿上,所述彈簧(18)位于所述破碎機箱(5)與擋板(19)之間,在所述第二調整油缸(17)的活塞桿端還安裝有螺栓,用于固定所述擋板(19)。
進一步的,所述預緊力調整機構還包括調整墊片(8),所述調整墊片(8)設于所述第二調整油缸(17)和所述機箱座(23)之間。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比例換向閥(26)和第二比例換向閥(25),所述第一調整油缸(21)的無桿腔和有桿腔分別通過所述第一比例換向閥(26)與液壓油源(27)和液壓油箱(28)相通,所述第二調整油缸(17)的無桿腔和有桿腔分別通過所述第二比例換向閥(25)與所述液壓油源(27)和液壓油箱(28)相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徐工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州徐工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7691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