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穿通型絕緣柵雙極晶體管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265444.3 | 申請日: | 2013-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30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東飛;鐘圣榮;鄧小社;王根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華潤上華半導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331 | 分類號: | H01L21/331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鄧云鵬 |
| 地址: | 214028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穿通型 絕緣 雙極晶體管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制造工藝,特別是涉及一種非穿通型絕緣柵雙極晶體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非穿通型絕緣柵雙極晶體管(Non?Punch?Through?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NPT?IGBT)的背面P型層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在正面作業完成后,再給圓片正面貼保護膜,然后進行背面減薄以及注入離子。
受限于正面金屬熔化溫度,背面P型層的退火溫度不能高于500度。這使得NPT?IGBT背面P型層的注入效率很低,導致NPT?IGBT的正向導通壓降Vce不能減小到理想值,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NPT?IGBT的性能。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提升性能的非穿通型絕緣柵雙極晶體管的制造方法。
一種非穿通型絕緣柵雙極晶體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硅片正面形成絕緣柵雙極晶體管結構至積淀完層間介質;在所述層間介質上依次形成氮化硅層和氧化層作為保護膜;自所述硅片背面開始將所述硅片進行減薄處理,并在減薄后的硅片背面形成P型層;去掉所述保護膜,并對所述硅片進行退火處理;其中退火溫度大于500攝氏度;在所述P型層和層間介質表面形成金屬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在層間介質上依次形成氮化硅層和氧化層作為保護膜的步驟包括:將硅片進行氮化硅生長;將硅片進行氧化層生長;去除所述硅片背面的氧化層;去除所述硅片背面的氮化硅層;所述層間介質上形成的保護膜包括形成于所述層間介質表面的氮化硅層和氧化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去除硅片背面的氧化層的步驟包括:在所述硅片正面的氧化層上涂覆光刻膠;采用濕法腐蝕去除所述硅片背面的氧化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去除硅片背面的氮化硅層的步驟包括:去除所述硅片正面的氧化層上涂覆的光刻膠;采用氮化硅剝離藥液去除所述硅片背面的氮化硅層。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P型層采用離子注入方式形成,注入離子為硼。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離子注入采用正面注入機臺處理。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退火溫度大于800攝氏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減薄處理將硅片減薄至300~500微米。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減薄處理采用化學機械研磨。
上述方法中,由于是在金屬層形成之前進行P型層的退火處理,因此P型層的退火處理溫度不會受到金屬熔化溫度的限制,可以采用較高的溫度進行退火處理,從而形成的NPT?IGBT的性能更高。同時,該方法也與傳統工藝兼容,因此效率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的非穿通型絕緣柵雙極晶體管的制造方法流程圖;
圖2至圖10為圖1流程中各個步驟對應的中間結構的斷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以及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是一實施例的非穿通型絕緣柵雙極晶體管的制造方法流程圖。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01:在硅片正面形成絕緣柵雙極晶體管結構至積淀完層間介質。本步驟與傳統的制造絕緣柵雙極晶體管的工藝相同。
本步驟主要包括:
步驟S111:在N型襯底上形成場氧層,并進行光刻形成注入區域。參考圖2,N型襯底100是輕摻雜N型雜質的硅片。通過對N型襯底100表面進行氧化即可得到場氧層200。通過對場氧層200進行光刻,將場氧層200上與N型襯底100需要形成P型區的對應部分刻蝕,在場氧層200上形成注入區域。
步驟S112:對注入區域進行離子注入,形成重摻雜的P型區。參考圖3,在場氧層200刻蝕的部分,也即注入區域部分,通過注入離子,在N型襯底100上形成重摻雜的P型區112。然后對P型區112上方進行氧化處理。
步驟S113:進行柵氧處理和多晶硅淀積,并進行光刻得到柵極結構。參考圖4,對N型襯底100表面再次進行氧化,形成柵氧層300。并在柵氧層300上淀積形成多晶硅層400。對所述多晶硅層400進行光刻,得到柵極結構402。其中,在多晶硅淀積時,是對整個硅片進行淀積處理,因此在硅片的背面,也即N型襯底100的背面也形成有該多晶硅層400。
步驟S114:進行離子注入,形成輕摻雜的P型區。參考圖5,在柵極結構402兩側進行離子注入,形成輕摻雜的P型區114。該輕摻雜的P型區114與之前形成的重摻雜的P型區112相互擴散融合。然后去除輕摻雜的P型區114上方的柵氧層3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華潤上華半導體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華潤上華半導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6544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