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TEM樣品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62908.5 | 申請日: | 2013-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83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強;孫蓓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陸花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tem 樣品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樣品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TEM樣品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工藝不斷往更小尺寸發展,TEM已經取代SEM成為最主要的半導體物性分析工具。傳統的TEM制樣方法,包括:a、在目標區前后挖坑,將所述樣品減薄至合適厚度;b、對所述樣品進行U形切,并將所述TEM樣品區域從待切樣品上分離;c、將所述TEM樣品吸出并置于銅網,送至所述TEM進行觀測。
請參閱圖14~圖16,所述TEM樣品制備的質量,如厚度大小、厚度均勻性、樣品污染等都直接影響了TEM的觀測效果。圖14所示為樣品太薄造成所述硅基襯底非晶化圖譜。圖15所示為樣品太厚造成銅和阻擋層界面不清楚圖譜。圖16所示為樣品U形切過久造成離子濺射污染圖譜。
所以,在傳統的TEM制樣過程中,對樣品厚度和均勻性的判斷完全依靠分析人員的個人經驗,主觀性強、重復性差。特別地,針對新的樣品結構,或新的制樣人員需要制備滿足要求的TEM樣品難度較大,效率過低,不能滿足生產之需。
故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案設計人憑借從事此行業多年的經驗,積極研究改良,于是有了本發明一種TEM樣品的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傳統的TEM樣品的制備方法完全依靠分析人員的個人經驗,主觀性強、重復性差,以及針對新的樣品結構,或新的制樣人員需要制備滿足要求的TEM樣品難度較大,效率過低,不能滿足生產之需等缺陷提供一種TEM樣品的制備方法。
為實現本發明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TEM樣品的制備方法,所述TEM樣品的制備方法包括:
執行步驟S1:根據測試之需,設定制樣方案;
執行步驟S2:根據所述制樣方案將所述樣品減薄;
執行步驟S3:對所述減薄后的樣品之底部進行U形切;
執行步驟S4:將所述經過U形切的樣品旋轉90°;
執行步驟S5:在所述樣品表面沉積作為保護層的電子束鉑和離子束鉑;
執行步驟S6:切至目標處進行觀測分析;
執行步驟S7:根據所述觀測分析結果優化所述制樣方案;
執行步驟S8:重復實施步驟S2~S7,直至所制樣品符合要求。
可選地,所述制樣方案中選定TEM樣品區域。
可選地,對所述樣品減薄即在所述TEM樣品區域之兩側形成凹陷,將所述樣品減薄至預設厚度。
可選地,所述TEM樣品為多晶結構(Poly)。
可選地,所述觀測分析為U形切損傷程度、前后停刀位置、柵氧結構、硅基結構、多晶結構、電子束鉑、離子束鉑,以及待修正樣品厚度和均勻性表征的其中之一或者其組合。
可選地,所述TEM樣品的厚度為90~100nm。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述TEM樣品的制備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對按照預定方案制備出的TEM樣品進行分析,了解樣品的厚度、均勻性、污染程度等各方面情況,輔助調整制樣方案,對新結構的TEM樣品制備或新TEM樣品制備人員的培訓具有極大的幫助,推廣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TEM樣品的制備方法之流程圖;
圖2(a)~圖5(b)所示為本發明TEM樣品的制備方法之階段性結構示意圖;
圖6~圖13所示為多晶結構(Poly)的TEM樣品制備之階段性結構示意圖;
圖14所示為樣品太薄造成所述硅基襯底非晶化圖譜;
圖15所示為樣品太厚造成銅和阻擋層界面不清楚圖譜;
圖16所示為樣品U形切過久造成離子濺射污染圖譜。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發明創造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達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予以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圖1所示為本發明TEM樣品的制備方法之流程圖。所述TEM樣品的制備方法,包括:
執行步驟S1:根據測試之需,設定制樣方案;
執行步驟S2:根據所述制樣方案將所述樣品減薄;
執行步驟S3:對所述減薄后的樣品之底部進行U形切;
執行步驟S4:將所述經過U形切的樣品旋轉90°;
執行步驟S5:在所述樣品表面沉積作為保護層的電子束Pt和離子束Pt;
執行步驟S6:切至目標處進行觀測分析;
執行步驟S7:根據所述觀測分析結果優化所述制樣方案;
執行步驟S8:重復實施步驟S2~S7,直至所制樣品符合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629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