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冷卻水的余熱回收利用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52762.6 | 申請日: | 2013-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68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高志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志男 |
| 主分類號: | F02G5/00 | 分類號: | F02G5/00;F28D20/00;F01P3/20;F01M5/02;F02N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匯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136 | 代理人: | 高云瑞;楊宗潤 |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冷卻水 余熱 回收 利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余熱回收利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汽車冷卻水的余熱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運行中,冷卻水主要用于降低發動機的體溫,冷卻水溫升后,再去水箱(即水冷卻器)降溫,一般冷卻水或防凍液溫升后可高達80℃以上,經水箱降溫后再進入發動機水夾套,如此反復運行,這其中水通過水箱降溫時,放走的熱量即所謂余熱,這種余熱從根本上說也來自燃油的消耗,而且總量不小,鑒于汽車運行的特殊、特定性,導致冷卻水的所述余熱在很大程度上不連續、不穩定及不確定,至今未見有汽車冷卻水的余熱回收利用技術面世。
發明內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汽車冷卻水余熱的屬性,采取回收、蓄熱、換熱利用相結合,先零星回收集聚熱量,再集中利用熱量,主要用于汽車低溫啟動及運行,回收的余熱即能用于預熱冷卻水,也能用于預熱機油及其他加熱目的物;發動機低溫啟動時,能將被預熱的冷卻水及機油先行泵入發動機的機體,不僅能提高發動機的機體溫度,還能將機油先行泵入發動機的主油道并進入各磨擦副,建立起油壓,即有利于發動機低溫啟動,又能極大的減輕發動機的啟動磨損,所述回收的余熱,還能用于預熱燃油、空氣及生活用水;節能環保,安裝使用方便。
采用的技術方案:
汽車冷卻水的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具有帶外保溫的蓄熱兼換熱器,導熱工質的熱量傳輸、循環管路及調控系統,其特征在于:蓄熱兼換熱器的具體結構為,具有殼體,其內充滿用于儲存熱量并對外供熱的相變蓄熱材料,并裝有帶聯鎖機構的感溫器,其內還裝有換熱單元,各換熱單元分別有接在殼體上的進口、出口;各換熱單元內的導熱工質能分別通過其相應的進口、出口和相應的獨立循環管路,在相應的換熱單元內循環;冷卻水作為導熱工質通過其相應的獨立循環管路向蓄熱兼換熱器內傳輸熱量,供回收并儲存熱量于相變蓄熱材料中,或者向蓄熱兼換熱器外傳輸相變蓄熱材料中儲存的熱量,用于加熱目的物;
還有用于其他加熱目的物加熱用的相應的導熱工質、換熱單元和相應的獨立循環管路。
有益效果:
汽車冷卻水的余熱回收利用裝置,通過相應的獨立循環管路,即能有效回收冷卻水的余熱并儲存在蓄熱兼換熱器內的相變蓄熱材料中,同時又能在汽車低溫啟動時,用于預熱冷卻水,被預熱的冷卻水能先行泵入發動機的機體,提高其整體溫度,從而有利于發動機的低溫啟動,同時相變蓄熱材料中儲存的熱量還能預熱機油,并能先行泵入發動機的主油道并進入各磨擦副,建立油壓,不僅能提高發動機機體的溫度,還能極大的減輕發動機低溫啟動的磨損,從而有利于延長發動機的壽命;還能用于預熱燃油、空氣、生活用水;節能環保,結構簡單、易制作,安裝應用方便,不影響原車設計,并且便于標準化、產業化生產,適用于多種機動車,前景可觀。
附圖說明
圖1、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蓄熱兼換熱器1內的換熱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具全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進一步詳加說明;圖中箭頭示為流體介質流動的方向;
如圖1所示:汽車冷卻水的余熱回收利用裝置,具有帶外保溫的蓄熱兼換熱器1,導熱工質的熱量傳輸、循環管路及調控系統,蓄熱兼換熱器1的具體結構為,具有殼體2,其內充滿用于儲存熱量并對外供熱的相變蓄熱材料3,并裝有帶聯鎖機構的感溫器5,其內還裝有換熱單元,各換熱單元分別有接在殼體2上的進口、出口;各換熱單元內的導熱工質能分別通過其相應的進口、出口和相應的獨立循環管路,在相應的換熱單元內循環;冷卻水作為導熱工質通過其相應的獨立循環管路向蓄熱兼換熱器1內傳輸熱量,供回收并儲存熱量于相變蓄熱材料3中,或者向蓄熱兼換熱器1外傳輸相變蓄熱材料3中儲存的熱量,用于加熱目的物;
還有用于其他加熱目的物用的相應的導熱工質、換熱單元和相應的獨立循環管路。
蓄熱兼換熱器1中還裝有備用熱源電加熱器4及備用接口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志男,未經高志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276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產業一體化系統
- 下一篇:一種汽車膠管卡箍安裝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