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人乳腺癌特異性甲基化檢測的引物、探針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50013.X | 申請日: | 2013-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3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龐達;單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醫學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費碧華 |
| 地址: | 150086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乳腺癌 特異性 甲基化 檢測 引物 探針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診斷疾病的特異性引物和探針及其應用,特別涉及一種用于人乳腺癌特異性甲基化檢測的引物、探針及其應用,屬于疾病的診斷與防治領域。
背景技術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性疾病。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周圍環境的改變,以及晚婚晚育這一系列婚姻和生育行為的變化,都可能造成乳腺癌發病率的提高。據最新數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50萬新增乳腺癌患者,死于乳腺癌者有57萬人,乳腺癌已成為婦女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雖然歐美國家是乳腺癌的高發區,但是我國乳腺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長趨勢。數據表明在我國,乳腺癌的年發病數已經超過20萬,年死亡病例約8萬,占全部女性惡性腫瘤的1/6,從2000年以后成為中國部分地區最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從1978年至今乳腺癌的發病率增長約1.5倍、死亡率已經增長1倍,發病率年增3%。乳腺癌發病的年齡分布在東西方國家有所不同,在高發區如北歐、北美等國家,乳腺癌從20歲左右開始出現,在絕經期即45-50歲之前保持快速上升勢頭,大約年齡每增長10-20歲發病率上升1倍,絕經期后上升相對緩慢,75-85歲達到最高。而在亞洲等低發地區,乳腺癌的發病率在絕經后會略下降,一般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在45-55歲之間,亞洲人移居西方國家后仍保持這種年齡分布特征。但是在國外,盡管乳腺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死亡率卻不斷下降,其原因不僅得益于近年來不斷發展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和綜合診療規范化水平的提高,更得益于女性乳腺癌篩查和早診制度的建立。
發達國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了一系列長時間、大樣本的臨床研究,已經證明乳腺X線造影(鉬靶)±查體可以顯著的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是,上述成功經驗是否能夠移植到中國,其前景還不明確。因為,我國女性乳腺小而致密,接受鉬靶檢查的陽性率顯然要比歐美國家的女性要低;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年齡平均比發達國家低10-15歲,低齡者接受鉬靶普查的效果更差;而且更會由于醫源性放射線照射,增加乳腺癌的發生幾率。另外我國經濟、社會資源等條件在各地并不均衡,因此總體開展乳腺癌的鉬鈀篩查比發達國家效果差得多。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乳腺癌檢查法有6種:包括自查乳腺、臨床體檢、乳腺X線拍片、乳腺超聲檢查、乳腺核磁共振檢查、乳頭溢液檢查。其中,由于乳腺核磁共振檢查設備要求高,價格較高,耗時長,需靜脈注射增強劑,因此不易推廣。針刺細胞進行乳頭溢液檢查,由于操作步驟繁瑣、檢出率很低等原因,一般不建議在人群篩查中應用。
乳腺自檢是在月經后1周乳腺最佳受檢狀態下實施,每月一次的定期檢查能夠動態觀察乳腺的變化。但有資料表明通過這種手段,并不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機率和降低病死率,因此也只能作為一種提高防癌意識的方法。臨床體檢是由專職負責篩查的醫師全面檢查乳房、腋窩及鎖骨上下區有無結節、增厚、皮膚異常、乳頭內陷、乳頭溢液等現象。雖然單用臨床體檢作篩查以發現早期乳腺癌的比例較低,直接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效果也不大。但乳腺體檢提供了一個讓婦女接受教育、警惕乳腺癌發生的機會,如乳腺癌的危險因素、遺傳問題、各種新的診斷方法等與乳腺癌有關的各種議題,從而可以收到間接的附帶效果。
乳腺X線攝片檢查有鉬靶攝片和干板攝片兩種,均適用于觀察軟組織的結構。全球范圍內多個大人群的臨床隨機研究資料,經隨訪均證實聯合應用X攝片檢查,確能降低40歲以上婦女的乳腺癌死亡率。國外自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使用乳腺X線做大規模的乳腺癌篩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及協和醫科大學開展的乳腺癌篩查都將X線作為首選的臨床篩查方法。但是,歐美國家婦女的乳腺多為脂肪型,X線片能夠很好地顯示病變情況。此外在《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1版)》中“乳腺癌篩查指南”指出:乳腺X線檢查對年輕致密乳腺組織穿透力差,故一般不建議對40歲以下、無明確乳腺癌高危因素或臨床體檢未發現異常的婦女進行乳腺X線檢查。而對于我國國情和乳腺癌的發病特點:我國婦女乳腺密度普遍較高,發病高峰年齡為40-50歲,比西方國家要提前10年左右,這都使鉬靶攝片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在我國較西方國家低。所以在我國應用鉬靶攝片作為乳腺癌篩查的方法仍存在爭議。另外在《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1版)》中還提到:“機會性篩查一般建議40周歲開始,但對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的定義參見《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1版)》:⑴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⑵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患者;⑶既往行胸部放療的淋巴瘤患者。)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到20周歲。”而這部分(20~40周歲的人群),指南中并沒有給出很好的、符合我國國情的篩查建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醫學科學院,未經黑龍江省醫學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5001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易拆裝的新型填料箱
- 下一篇:健身車皮帶同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