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圓齒輪傳動式汽車轉向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207973.8 | 申請日: | 2013-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73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方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方群 |
| 主分類號: | B62D3/00 | 分類號: | B62D3/00 |
| 代理公司: | 丹東匯申專利事務所 21227 | 代理人: | 路云峰 |
| 地址: | 118000 遼寧省丹東***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齒輪 傳動 汽車 轉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汽車轉向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上廣泛使用的是梯形四連桿式轉向傳動機構,如附圖1所示。
梯形四連桿傳動機構由轉向橫拉桿1-2、左腰1-1、右腰1-3、梯形底1-4構成,A為左轉向輪Ⅰ的轉向軸心,D為右轉向輪Ⅱ的轉向軸心。
左腰1-1與左轉向輪Ⅰ一體,右腰1-3與右轉向輪Ⅱ一體。
當左轉向輪Ⅰ向右方轉動時,轉向橫拉桿1-2向右移動推動右腰1-3,即使右轉向輪Ⅱ向右轉,因轉向橫拉桿1-2比梯形底1-4短,故右轉向輪Ⅱ的轉角大于左轉向輪Ⅰ。向左轉向時反之,以此方式滿足轉向要求。
汽車在轉向時,兩前轉向輪輪軸的延長線必須在后輪軸延長線交匯于一點P,否則前轉向輪會出現與地面摩擦,即不是純滾動,不僅影響汽車轉彎時的穩定性,還有損輪胎,也浪費能量。
梯形四連桿式轉向傳動機構易于制造,造價低。不足之處是不能保證在所有轉角時,兩前轉向輪是處于純滾動,并且轉動角度受到結構的限制,不能轉動太大,一般45度以內。若轉角過大轉向輪的摩擦就無法忽略,轉向力矩也會因角度變大而變小,甚至無法轉動。
目前,前驅動車因驅動軸是萬向節傳動,傳動折角不能太大,故也限制了前驅汽車前轉向輪的大角度轉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非圓齒輪傳動式汽車轉向裝置,以保證兩前轉向輪在轉向時都始終處于純滾動運行,并且使前兩轉向輪在左、右轉向時,轉角連續變化最大可到達90°。
本發明非圓齒輪傳動式汽車轉向裝置,其特征是,采用一對非圓齒輪配合,左、右非圓齒輪分別通過左、右傳動裝置帶動左、右轉向輪轉向。
本發明包括傳動齒輪箱1、左傳動軸2a、右傳動軸2b、左傘齒驅動轉向機構4a、右傘齒驅動轉向機構4b,在傳動齒輪箱1內設有一對嚙合配合的非圓齒輪1a、1b,主動非圓齒輪1a安裝在方向盤轉向機輸出傳動軸1c伸入在傳動齒輪箱1內的軸端上,從動非圓齒輪1b通過轉軸安裝在傳動齒輪箱1內并與主動非圓齒輪1a嚙合配合,在傳動齒輪箱1內還設有左側傘齒輪組3a和右側傘齒組3b,左側傘齒輪組3a的主動傘齒輪3a1與主動非圓齒輪1a同軸并聯,?從動傘齒輪3a2與左傳動軸2a連接,右側傘齒輪組3b的主動傘齒輪3b1與從動非圓齒輪1b同軸并聯,從動傘齒輪3b2與右傳動軸2b連接,左傘齒驅動轉向機構4a的主動傘齒輪4a1與左傳動軸2a安裝連接、從動傘齒輪4a2與左轉向輪的轉向軸5a安裝連接,右傘齒驅動轉向機構4b的主動傘齒輪4b1與右傳動軸2b安裝連接、從傘齒輪4b2與右轉向輪的轉向軸5b安裝連接,左側的側傘齒組3a、左側傳動軸2a、左側傘齒驅動轉向機構4a構成的左側傳動裝置的傳動比與右側的側傘齒組3b、右側傳動軸2b、右側傘齒驅動轉向機構4b構成的右側傳動裝置的傳動比相等。
本發明一對嚙合配合的非圓齒輪1a、1b,是根據兩前轉向輪轉向軸的距離B(即A-D間距)和前輪軸與后輪軸的軸距L設計非圓齒輪1a、1b的相關參數,確定相互配合時兩者轉動的角度關系,即主動非圓齒輪1a轉角與從動非圓齒輪1b轉角間的關系。以保證在向左/右從0-90度連續轉向時,兩前轉向輪均是純滾動運行,即兩前轉向輪輪軸的延長線必須與后輪軸延長線交匯于一點。
參見附圖3。前左轉向輪Ⅰ的轉向軸心A與前右轉向輪Ⅱ的轉向軸心D間的距離設為??B;汽車前輪與后輪的軸距為L。
前左轉向輪Ⅰ的轉角為????????????????????????????????????????????????,前右轉向輪Ⅱ的轉角為,和必需遵循以下關系時,才能保證前左轉向輪Ⅰ的輪軸延長線和前右轉向輪Ⅱ的輪軸延長線在后輪軸延長線上始終交匯于一點P。
設變量PE為;????PC=??
E是前右轉向輪Ⅱ轉向軸心D在后輪軸線上的垂點;
C是前左轉向輪Ⅰ轉向軸心A在后輪軸線上的垂點;
PE為P點與E點間的間距;
PC為P點與C點間的間距;
∵???=????????
?????????∴????
?????????????????
關于非圓齒輪對的節曲線計算:???????
非圓齒輪對的節曲線半徑、應符合下列關系:
?
=
其中:為從動非圓齒輪的節曲線半徑;
為主動非圓齒輪的節曲線半徑;
為兩非圓齒輪的軸心距,其為常量;
用復合函數求導的公式可得出: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方群,未經方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797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糖米蛋白乳產品及其生產工藝
- 下一篇:阻燃性雙軸取向聚酯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