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蒼白桿菌活性填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6422.X | 申請日: | 2013-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660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琳;劉俊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C12N11/14 | 分類號: | C12N11/14;C12N11/08;B01D53/84;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偉鋒 |
| 地址: | 100085***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蒼白 桿菌 活性 填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治理領域,具體是一種脫除含硫惡臭物質的人蒼白桿菌活性填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在污水、污泥處理、垃圾處理和堆肥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臭味氣體,硫化氫、硫醇、硫醚、二硫化碳等含硫物質為臭味氣體中常見的發臭物質。惡臭物質逸散到大氣中,隨著空氣的流動擴散到各處,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目前,空氣污染和臭氣的治理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許多國家都制定了嚴格的排放標準。嚴格控制廢氣中污染物的排放,并要求企業在排放污染物前,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我國于1993年開始實施的國家《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對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及惡臭物質的排放做出了嚴格的規定。
與其它物理化學廢氣處理方法相比,生物處理方法因其具有成本低、操作簡便、技術清潔、無二次污染等優點,九十年代以后成為研究的熱點。生物法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作用將含硫的惡臭物質轉化為硫酸鹽或硫單質的過程。
但是,微生物通常附著生長在載體表面,在運行生物反應器時需要定期向載體噴淋營養液以維持微生物的生長所需的養分與水分。在噴淋的過程中,微生物極易從載體表面脫落,隨多余的營養液從凈化廢氣的生物反應器中流出,造成流失,引起含硫惡臭物質的處理效果降低的問題。并且,載體通常采用堆肥材料、木片、樹皮,拉西環,陶粒等。堆肥材料、木片、樹皮等載體的比表面積小,填充密度大,壓力損失大,易腐爛,使用壽命短;拉西環、陶粒表面光滑,微生物不易附著,更易流失。凈化含硫惡臭物質的生物反應器的接種物多為污水處理廠的活性污泥,微生物適應期長,生物反應器啟動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人蒼白桿菌活性填料及其制備方法。
所述脫除含硫惡臭物質的人蒼白桿菌活性填料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透氣性好,阻力小;菌細胞附載量高,不易流失;附載有人蒼白桿菌(Ochrobactrum?anthropi)SL1,具有較高的降解硫化氫的效率;在凈化廢氣的生物反應器中的填充密度低,壓力低,不易腐爛變形,能夠長期使用和適應復雜的處理條件。
所述人蒼白桿菌活性填料附載有人蒼白桿菌(Ochrobactrum?anthropi)SL1菌懸液,人蒼白桿菌(Ochrobactrum?anthropi)SL1保藏編號為CGMCC?No.7400;
所述填料為輕質多孔的聚氨酯泡沫塊、顆粒活性炭、火山巖、珍珠巖中的一種或多種材料。
所述填料密度為0.7-1.0kg/m3,孔隙率為50-96%,粒徑為5-50mm。
所述的人蒼白桿菌菌懸液與輕質多孔填料的質量比為50-300∶10。
所述的人蒼白桿菌活性填料中人蒼白桿菌(Ochrobactrum?anthropi)SL1菌體濃度大于106CFU/g(活性填料)。
所述的人蒼白桿菌活性填料制備步驟如下:
(1)斜面培養:培養制備人蒼白桿菌(Ochrobactrum?anthropi)SL1斜面菌種;
所述的人蒼白桿菌(Ochrobactrum?anthropi)SL1斜面培養基組成為:葡萄糖0.5g,KH2PO42.0g,K2HPO42.0g,KNO32.0g,NH4Cl0.5g,MgCl2·6H2O0.2g,FeSO4·7H2O0.01g,Na2S2O3·5H2O5.0g,瓊脂20g,水1000ml,pH值6.8-7.2,121℃滅菌20min;
(2)菌懸液的制備:將步驟(1)制備的人蒼白桿菌(Ochrobactrum?anthropi)SL1斜面菌體按5-20%接種量逐級發酵培養,分離獲得菌體濃度為0.4-0.8g/L人蒼白桿菌(Ochrobactrum?anthropi)SL1菌懸液;
人蒼白桿菌(Ochrobactrum?anthropi)SL1菌懸液制備方法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642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