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擂茶飲料及其制作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203928.5 | 申請日: | 2013-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46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胡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鋒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雨***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飲料 及其 制作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保健作用的飲料配方及其制作工藝,具體為一種擂茶飲料及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1)專利名稱為“一種擂茶飲料”,專利號200810143443
本發明提供一種擂茶飲料的配方:大豆:1.5%~5.0%;花生:0.5%~2.0%;生姜:0.05%~0.2%;芝麻:0.05%~2.0%;茶葉:0.01%~0.08%;奶粉:0.1%~6%;黃原膠:0.04%~0.5%;瓜爾豆膠:0.1~0.2%;單甘酯:0.02~0.05%;蔗糖酯:0.1~0.2%;白砂糖:3.0~5.0%;AK糖:0.01~0.02%;D~異抗壞血酸鈉:0.01%~0.015%;焦香型乙基麥芽酚:0.008%~0.01%;水:余量。選用大豆,花生,生姜,芝麻,茶葉,牛奶等為主要原料,參照花生蛋白飲料的工藝流程,制成一種高營養價值的擂茶飲料,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植物蛋白飲料標準。該飲料具醒腦、明目、強腎、益智、美容、消暑等多重功效。本發明具有生產成本低,操作簡單,可直接應用于批量制備擂茶植物蛋白飲料的生產。
但該專利存在的缺點是:①強化了飲料的營養,但保健功能不足;②用白砂糖作甜味劑,不適合糖尿病人飲用。
(2)專利名稱為“一種擂茶及其制備方法”,專利號200610151994.2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擂茶及其制備方法,擂茶組分包括芝麻、花生、大豆、生姜、食鹽,按重量百分比,其組分中還添加有5~7%的香菇,所述擂茶為紅黃色。擂茶的制備方法是:擂茶原料洗凈晾干備用,將花生、黃豆、生姜、香菇烘炒至八成熟后放入芝麻、食鹽一起烘炒至熟;炒熟的原料冷卻后打磨成粉末狀,再經烘干后包裝即成。本發明保持了傳統擂茶獨特風味,能即沖即飲,泡制方便,適合現代都市生活節奏。本發明具有滋補、養顏、提神的功效,是一種純天然、營養豐富、不上火的綠色食品。
但該專利存在的缺點是:制作工藝過于簡單,生產出來的產品即食即飲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是分層比較明顯,第二如果用開水沖泡,擂茶粉會成糊狀,失去了擂茶的味道。
(3)專利名稱為“一種擂茶”,專利號200410049654.X
一種擂茶屬食品保健飲料領域。一種擂茶是由擂茶葉(Folium?Llicis?Latifoline)別名大葉茶和甘草、車前草、金錢草、金銀花、萊菔籽、黑芝麻、薄荷、綠豆、食鹽(或蜂蜜或食糖)等十余種鮮葉、鮮草制作而成。它共有咸型、甜型和淡型三個系列和固體袋裝茶、液體瓶裝茶兩個品種。此擂茶富含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礦物質和清熱解毒、滋陰補陽的藥療效果。具有清熱利尿、防暑降溫、潤喉止渴、滋補肝腎、清心明目、消食化滯、養神醒酒、降壓降脂、散種化瘀、融解結石等功效。特別是對中暑、尿頻尿急、尿道感染等更有奇效。
但該專利存在的缺點是:①配方中金錢草、萊菔籽屬于中藥范疇,而非食品原料,配方不符合食品標準規范要求,所以市場推廣存在問題;②?風味較差:金錢草、萊菔籽、金銀花均有苦味,加食鹽味道較差。
(4)專利名稱“一種擂茶”,專利號201010170940.7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擂茶,包括芝麻、花生、茶葉、陳皮、鳳尾草、菖蒲、川芎,所述組合物的原料是按重量百分比計制成的:芝麻75%~95%、花生0.5%~20%、茶葉0.5%~15%、陳皮0.5%~15%、鳳尾草0.5%~10%、菖蒲0.5%~10%、川芎0.5%~2%。本發明具有能即沖即擂即飲,沖調方便,而且具有清心明目、提神醒腦、養胃健脾、養顏美容、潤腸潤肺、清熱防暑等效果,是一種純天然、營養豐富、無糖無鹽的綠色食品。
但該專利存在的缺點是:①配方中陳皮、鳳尾草、菖蒲屬于中藥范疇,非食品原料,配方不符合食品標準規范要求,所以市場推廣存在問題;②風味較差(其中陳皮、鳳尾草、菖蒲味苦)。
(5)專利名稱“?一種擂茶及其制備方法”,專利號200310103794.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鋒,未經胡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2039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