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鑄新型散熱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79216.4 | 申請日: | 2013-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8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徐國祥;駱萬勇;劉海波;曹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春興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9/16 | 分類號: | B22D19/16;B22D17/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15121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鑄 新型 散熱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子通訊行業散熱片制造方法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壓鑄新型散熱片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電子通訊行業的散熱片的成型技術主要有切削加工、精密壓鑄直接成型、擠型生產等技術。切削加工,采用金屬塊加工成型的方式,由于加工量極大,加工時間較長,成本極高,不適合批量生產僅限樣品生產;精密壓鑄直接成型目前使用很廣,但是由于壓鑄技術本身的限制,很難做到齒高度大于50mm的散熱片,且散熱片需要脫模角度,底部肉厚限制了散熱片的數量,產品整體較重,散熱效果不佳,無法滿足高散熱要求的零件;擠型生產雖然能做出高質量不帶脫模角度的散熱片,但對于背面復雜的結構,需要預留很大的余量,加工時間較長,材料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滿足通訊行業產品中對散熱片高散熱性的高要求,提高散熱器使用壽命,并且可以提高產能的制造散熱片的方法。
針對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壓鑄新型散熱片的方法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1)??????將鐵或鋁或銅的薄板,采用擠型成型或鑄造成型或CNC加工成型的方式加工成單個鰭片,鰭片的底部為凹槽或鰭片上設置有孔洞;
(2)??????然后將多個鰭片逐個裝配在夾具上,放置在烘烤爐中進行加熱,加熱至一定的溫度;
(3)??????采用機械手臂將多個已加熱鰭片配合固定在壓鑄模具;
(4)??????通過壓鑄成型技術,將金屬溶液填充到鰭片凹槽結構的縫隙中或者鰭片上的孔洞中,使金屬溶液將鰭片包裹,形成完全結合,即為射包散熱片。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步驟(2)中的一定的溫度為與壓鑄模具溫差在50℃以內的溫度。
或者,所述步驟(2)中的一定的溫度為100~300℃。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的一定的溫度為220℃。
進一步地,所述鰭片底部設置有凸臺,或所述的壓鑄模具底部設置有凸臺;或者所述的壓鑄模具底部設置與鰭片底部的凸臺相匹配的特征,這樣,鰭片的底部和壓鑄模具的底部可以緊密鑲嵌;通過動模擠壓凸臺使鰭片能夠緊密貼合在定模或動模上面,當壓鑄填充時不會上下串動,同時也防止鋁液飛濺到鰭片側面上。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鰭片底部凸臺與壓鑄模具底部的特征的形狀為三角形或四邊形形或五邊形或六邊形或橢圓形。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鰭片底部的凸臺與壓鑄模具底部的特征的形狀為方形或圓形。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鰭片底部設置有凹槽,用于避開基體上復雜的結構。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方法的制造過程為連續接合,適合做高、薄、長等散熱片,且因鰭片為一體成型,有利于熱傳導之連續性,鰭片厚度可做得很薄,可大大降低材料的需求,并在散熱片容許重量內得到最大熱傳面積。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的金屬溶液為鋅合金溶液或鋁合金溶液或鎂合金溶液。
本發明滿足了通訊產品高散熱性要求,提高了散熱器的使用壽命,且可以大批量產生,減少了對材料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一種射包散熱片的正面圖和側面圖。
圖2是本發明中一種射包散熱片底部“工”字結構的放大圖。
圖3是本發明中一種射包散熱片中底部結構部分與基體結合時的示意圖。
圖中:1.凸臺;2.鰭片;3.?“工”字結構;4.直面;5.凹槽;6.基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本發明一種壓鑄新型散熱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鐵或鋁或銅的薄板,采用擠型成型或鑄造成型或CNC加工成型的方式加工成單個鰭片,鰭片的底部為凹槽或鰭片上設置有孔洞;
(2)??????然后將多個鰭片逐個裝配在夾具上,放置在烘烤爐中進行加熱,加熱至一定的溫度;
(3)??????采用機械手臂將多個已加熱鰭片配合固定在壓鑄模具;
(4)??????通過壓鑄成型技術,將金屬溶液填充到鰭片凹槽結構的縫隙中或者鰭片上的孔洞中,使金屬溶液將鰭片包裹,形成完全結合,即為射包散熱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春興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春興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792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