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寬厚板軋機頭尾厚度超差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49508.3 | 申請日: | 2013-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52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郭德福;孫林;吳志巍;熊文濤;沈益;呂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沙鋼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7/16 | 分類號: | B21B37/16;B21B37/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625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寬厚 軋機 頭尾 厚度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寬厚板熱軋生產線的控制技術,具體涉及了一種寬厚板軋機頭尾厚度超差控制方法,屬于軋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寬厚板作為鋼鐵工業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用于造船、建筑構件、機器制造、交通運輸、軍事工業,以及大口徑焊管、容器、鍋爐等。隨著現代工業及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一方面,對寬厚板厚度尺寸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當前整個鋼鐵行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原材料上漲及總體產能過剩等嚴峻挑戰。在這種形勢下,各鋼鐵企業均在不斷地推動技術創新,以提高產品尺寸精度、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寬厚板軋機厚度精度控制技術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從國外引進的5000mm左右寬厚板軋機生產線,其厚度控制系統均由外方設計,受寬厚板軋制工藝及變形特性的影響,軋制過程中均存在頭尾厚度超差的問題。所謂寬厚板頭尾厚度超差,指在鋼板距頭尾端1m范圍內,鋼板厚度超出厚度公差帶的現象。寬厚板頭尾厚度超差問題一方面影響整板的厚度尺寸精度、另外嚴重超差時會導致產品降級或增大切頭尾損失,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針對寬厚板頭尾厚度超差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對于其影響寬厚板頭尾厚度超差的因素,主要體現在:
(1)鋼板頭尾部與中間區域存在較大溫差,頭尾部軋制力偏差較大,使得頭尾部出現厚度偏差,加上寬厚板軋機是多道次往復軋制的過程,多道次的累計效應會加劇頭尾厚度偏差。
(2)鋼板咬入時會產生較大沖擊,引起軋制力波動,壓下液壓缸內油柱產生彈性回縮及軋機牌坊等設備間隙等,均能引起軋機輥縫波動。
(3)AGC系統在軋機咬鋼后一段時間內才起作用,因此無法對頭部一段長度內的厚度進行自動控制。
(4)油壓傳感器與壓磁式傳感器對軋制力的測量誤差、展寬比及軋制速度等都將影響寬厚板頭尾厚度精度。
由此可見,影響寬厚板頭尾厚度超差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但在實際生產過程可控的因素并不多,特別是對于5000mm左右的大型寬幅軋機,實現頭尾厚度的精確控制十分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寬厚板軋機頭尾厚度超差的控制方法,提高寬厚板頭尾厚度控制精度及生產線的整體成材率。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寬厚板軋機頭尾厚度超差的控制方法,該方法在寬厚板軋機L1厚度自動控制系統中增加一輔助頭部厚度超差控制模塊,具體包括在L1軋機厚度自動控制系統中增加頭部輥縫補償系數修正子模塊及頭部輥縫直接修正子模塊,對寬厚板軋制過程中的頭部輥縫進行修正,具體方法為:
(1)頭部輥縫補償系數修正子模塊:在軋機咬鋼后T1時段內,對現有厚度自動控制系統中的軋機彈跳補償系數、輥系彈性變形補償系數值進行修正,以避免過度補償致輥縫發生突變;
T1為輥縫補償系數修正子模塊的有效作用最大時長,由頭部輥縫補償系數發生突變的時刻決定,T1一般取值為200ms~300ms;
(2)頭部輥縫直接修正子模塊:在軋機咬鋼后t1時段內,根據成品目標厚度對頭部輥縫直接進行修正,直接修正輥縫設定偏差;
t1為頭部輥縫直接修正的有效作用時間。
進一步講,頭部輥縫補償系數修正子模塊實現的具體方法為:
軋機咬鋼后T1時間段內,對輥縫補償系數進行修正,修正后輥縫補償系數值的計算公式為:
δc=k1(Cm+Cr)????(0≤t≤T1)
其中:δc:修正后的輥縫補償系數;
Cm:原始軋機彈跳補償系數,由現有厚度控制系統計算出,已知值;
Cr:原始軋機輥系彈性變形補償系數,由現有厚度控制系統計算出,已知值;
k1:軋機輥縫補償系數修正因子,由頭尾厚度超差方向、以及軋機彈跳補償與輥系彈性形補償系數與實際輥縫的關系決定,取值范圍為[-1,1];
t:輥縫補償系數修正模塊的有效作用時間,T1為最大作用時長,由頭部輥縫補償系數發生突變的時刻決定,T1一般取值為200ms~300ms;
進一步講,頭部輥縫直接修正子模塊實現的具體方法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沙鋼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省沙鋼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495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