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向城市干道變向交通的車道調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140217.8 | 申請日: | 2013-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81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峻;陳亞維;顧姍姍;周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8 | 分類號: | G08G1/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118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向 城市 干道 交通 車道 調整 方法 | ||
1.面向城市干道變向交通的車道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計算交通量方向不均勻系數KD;
式中:
q1——重交通流方向交通流量(pcu/h);
q2——輕交通流方向交通流量(pcu/h);
2)判斷是否滿足變向交通設置條件:若滿足變向交通設置條件,通過計算來確定可變車道數量及車道調整后各車道轉向功能;否則,選擇潮汐交通交叉口信號控制優化方案;
3)可變車道數量及車道調整后各車道轉向功能的確定方法為:
步驟一:計算現狀雙向道路的通行能力。
其中Ca、Ca′分別為現狀雙向道路的通行能力,pcu/h;TM為交叉口M的信號周期時長,s;TN為交叉口N的信號周期時長,s;SL、ST、SR分別為一條左轉、直行、右轉車道的飽和流量,可分別取1550pcu/h、1650pcu/h、1550pcu/h;nL、nT、nR分別為路段a方向的左轉、直行、右轉車道數量;gNL、gNT、gNR分別為交叉口N處a方向進口道各轉向相位的有效綠燈時長,s;nL′、nT′、nR′分別為路段a′方向的左轉、直行、右轉車道數量;gML、gMT、gMR分別為交叉口M處a′方向進口道各轉向相位的有效綠燈時長,s;
步驟二:假設可變車道數量Δn=1時,分別計算qLi和qTi,其中,qLi為重交通流方向的左轉單車道流量;qTi為重交通流方向的直行單車道流量;
如果qLi大于qTi,將該條可變車道設置為左轉專用車道,供重交通流方向的左轉車流通行,另外三條車道的功能不變;如果qLi小于qTi,將可變車道作為重交通流方向的左轉專用車道,車道調整前的最內側車道由原來的左轉變為直行;
同理,輕交通流方向的各車道功能確定方法為:當qLi大于qTi時,該方向左轉車道數量減少,原本行駛在可變車道上的左轉車輛變道至相鄰的外側左轉車道行駛;當qLi小于qTi時,該方向的直行車道數量減少,左轉車輛向外側移動,原來最內側的直行車道變道至相鄰的外側直行車道行駛;
步驟三:雙向車道數量和功能改變后,重新選擇潮汐交叉口信號控制方案,并計算信號配時;
步驟四:與潮汐交通交叉口信號相位優化方案相結合,計算車道調整后兩個方向的通行能力C和C′,計算方法與步驟一相同;
步驟五:判斷是否滿足車道數和通行能力兩個約束條件;
條件一:車道數條件
其中:
na=nL+nT+nR
n′a=n′L+n′T+n′R
條件二:通行能力條件
式中,qL、qT、qR分別為交叉口M處其余三個進口道匯入路段a方向的左轉、直行和右轉流量,pcu/h;qL′、qT′、qR′分別為交叉口N處其余三個進口道匯入路段a′方向的左轉、直行和右轉流量,pcu/h;
若滿足以上兩個約束條件,則進行步驟六的計算;否則,進入步驟七;
步驟六:計算車道調整后的交叉口延誤值;
步驟七:使可變車道數量增加1條,即Δn=2,3……,na時,重復以上步驟二至步驟六的計算過程,得到各交叉口延誤;
步驟八:如果可變車道數量為i時,不能滿足車道數和通行能力約束條件,則比較Δn=1,2,3……,i-1時的交叉口延誤值,該值為最小時的Δn即為可變車道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14021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調光感應柔性面板及其操作系統
- 下一篇:電子裝置以及休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