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磷酸鐵鋰的全自動生產工藝及其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91761.8 | 申請日: | 2013-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15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杰;李正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美思鋰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58 | 分類號: | H01M4/58;C01B25/45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7016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磷酸 全自動 生產工藝 及其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磷酸鐵鋰的全自動生產工藝及其設備。
背景技術
磷酸鐵鋰是引發鋰電行業革命的一種新興材料,磷酸鐵鋰電池由于其自身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電動助力車、發電儲能裝置等各個領域?;旌蟿恿ζ嚕℉EV)是未來數年內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發展方向,隨著混合動力汽車產量的不斷增加,混合動力汽車占有率的提升,磷酸鐵鋰電池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目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以高溫固相法為主。高溫固相法是將一定計量比原料混合均勻,然后加入溶劑將固體混合物研磨細化,在一定的溫度下干燥后,最后進行高溫燒結。高溫固相法的優點是工藝簡單,易于工業化批量生產。但目前現有的生產廠家均采用非連續性的生產方式,工序間使用大量人工操作,一是導致產品批次間穩定性不好,性能不穩定;二是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生產效率低下;三是物料流轉不是在密閉的條件下,粉塵污染嚴重;四是能耗大,不利于節能減排。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磷酸鐵鋰的全自動生產工藝及其設備。
所述的一種磷酸鐵鋰的全自動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配料:將純度≥99.5wt%的鋰源化合物、純度≥97wt?%的鐵源化合物、純度≥99.0wt%的磷源化合物、純度≥99.5wt%的碳源化合物及純度≥99.5wt%摻雜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經稱重配料儀自動計量后,按照元素摩爾比為鋰:鐵:磷:M:碳?=?1.0~1.1:1:1:0.01~0.1:0.4~1.0的比例自動加入到分散罐中,再將溶劑從溶劑管道加入分散罐中形成前驅體漿料,固含量為10~60wt%;
2)研磨:將步驟1)中的前驅體漿料轉入研磨分散設備中進行研磨,得到粒徑<500nm的前驅體漿料;
3)干燥:將步驟2)中研磨好的前驅體漿料輸送至干燥塔內干燥,設定干燥塔進口溫度為180~260℃,出口溫度為90~150℃,干燥后得到D50為5~30μm的前驅體顆粒,干燥過程中溶劑蒸氣冷卻回收;
4)焙燒:將步驟3)中所得的前驅體顆粒送至煅燒爐中進行煅燒,前驅體顆粒進入煅燒爐后,自動完成預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所述的煅燒爐預熱段的溫度為200~300℃,保溫段的溫度為500~800℃,冷卻段的溫度為300~500℃,煅燒過程中煅燒爐由氮氣保護,氮氣流速為5~30m3/h,爐膛內壓力保持在5~30Pa,煅燒總時間為4~20小時;
5)粉碎:將步驟4)中所得的焙燒產品送至粉碎室內進行粉碎,保持氣壓為0.75~0.8MPa,所述的粉碎后的產品粒度D50在3.0~5.0μm之間;
6)包裝:將步驟5)所得的產品進行干燥除濕后,再經真空包裝機進行真空包裝,最后進行檢驗入庫,所述的包裝車間濕度≤30%。
所述的一種磷酸鐵鋰的全自動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鋰源化合物為氧化鋰、碳酸鋰、磷酸二氫鋰、氫氧化鋰、硝酸鋰、醋酸鋰、甲酸鋰中的一種或幾種;鐵源化合物為硝酸鐵、三氧化二鐵、氫氧化鐵、磷酸鐵、草酸亞鐵、醋酸鐵中的一種或幾種;磷源化合物為正磷酸、磷酸銨、磷酸二氫銨、磷酸氫二銨、磷酸鐵中的一種或幾種;碳源化合物為葡萄糖、糊精、淀粉、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等中的一種或幾種;摻雜元素M的化合物為二氧化鈦、五氧化二鈮、氫氧化鈮、硝酸鈮、醋酸銅、氫氧化銅、硝酸銅、氧化鎂、氫氧化鎂、硝酸鎂、五氧化二釩、草酸錳、硝酸錳、硝酸鋯、二氧化鋯、氧化鋁、硝酸鋁等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一種磷酸鐵鋰的全自動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溶劑為乙醇、丙酮、去離子水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所述的一種磷酸鐵鋰的全自動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研磨分散設備包括3個依次通過控制閥相連的粗研磨機、細研磨機和超細研磨機,研磨至粒度為50~500nm;控制各研磨機轉速均為500~2000轉,研磨介質球直徑為0.3~5mm,研磨總時間為2~20小時。
所述的一種磷酸鐵鋰的全自動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干燥方式為壓力式噴霧干燥、離心式噴霧干燥、氣流式噴霧干燥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美思鋰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美思鋰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9176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