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分子印跡電化學發光傳感器檢測微量赤霉素A3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85877.0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31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平;黎舒懷;魏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76 | 分類號: | G01N21/76;G01N21/6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子 印跡 電化學 發光 傳感器 檢測 微量 赤霉素 a3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分子印跡技術、羅丹明B放大效應與電化學發光傳感器聯用快速測定微量赤霉素的方法。
背景技術
赤霉素(Gibberellin,GA)是一類非常重要的植物荷爾蒙,在農業生產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赤霉素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起著調節作用,對蔬菜水果等有著顯著的增產效果。不同的赤霉素生物活性不同,而赤霉素A3(GA3)的活性最高。但是,有研究表明,在長期使用后赤霉素可能在人體中富集積累,引起慢性中毒,甚至癌變,對人類健康造成安全隱患。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對水果、蔬菜以及啤酒中的赤霉素最高殘留限量做出了嚴格規定。因此,尋找一種快捷、方便、高靈敏、低檢出限的檢測痕量赤霉素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分子印跡近年來興起的分子特異性識別技術。而電化學發光檢測手段具有許多電化學不具備的優勢,將分子印跡技術與電化學發光技術結合起來,可以得到高靈敏度、高選擇性的生物傳感器,目前已經有相關報道,但是應用于微量赤霉素的檢測暫未有相關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靈敏度、高選擇性且區別于酶放大的羅丹明B標記放大效應,并可以對微量赤霉素進行測定的分子印跡電化學發光傳感器。
構思如下:在羅丹明B存在的條件下,由于魯米諾和羅丹明B在一定的電壓下,均會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態的中間產物。在一定的電壓下和介質中,羅丹明B的中間氧化態產物能夠還原溶液中的溶解氧生成超氧基陰離子(O2-),魯米諾發光前體被超氧基陰離子(O2-)進一步氧化為激發態的3-氨基鄰苯二甲酸根離子(ATP-)*,即發光體,發光體在返回基態的弛豫過程中釋放出光子,產生較強的化學發光。所以,羅丹明B在體系中能夠極大地增強魯米諾激發態中間產物的微弱電化學發光信號。此外,引入了羅丹明B標記放大,代替了成本較高的酶,很好的提高了靈敏度和降低了檢測成本。電化學發光信號的改變即是通過待測液中的赤霉素A3競爭取代分子印跡膜上已孵化上的羅丹明B標記的赤霉素A3來達到的。待測液中的赤霉素A3濃度越大,競爭能力越強,使得電極表面的羅丹明B標記的赤霉素A3量減少,即羅丹明B與底液中魯米諾的反應量減少,產生的發光中間體減少,從而檢測到電化學發光信號減弱,這樣即可達到間接地檢測赤霉素A3的目的。
本發明涉及羅丹明B標記放大效應的分子印跡技術電化學發光增敏技術。當待測分子赤霉素A3與電極表面的分子印跡膜上羅丹明B標記的赤霉素A3進行競爭取代時,羅丹明B與底液中的魯米諾在金電極上的電化學發光信號發生變化,電化學發光強度變化與待測赤霉素A3的濃度在1×10-11?~?3×10-9?mol/L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具體步驟如下:
(1)金電極的處理:
依次用1.0、0.3和0.05μm氧化鋁粉將金電極拋光后,分別在無水乙醇和水中各超聲洗滌5分鐘,然后在0.5?mol/L?H2SO4中于-0.2?~?1.0?V進行循環伏安(CV)電化學處理,直到獲得穩定的CV響應。
(2)赤霉素A3分子印跡電化學發光傳感器的制備:
先將0.009?~?0.036g鄰苯二胺用10?mLpH=5.2的醋酸緩沖液溶解,然后加入2×10-4?~?8×10-4?mol/L的赤霉素A3(GA3)溶液,充分混合均勻,用循環伏安法掃描20?~?40圈,掃描范圍-0.2?~?1.0V,掃速50?mV/s;聚合完成后將金電極取出,用二次蒸餾水沖洗干凈后,放入體積比為7?~?9:1的無水甲醇-冰醋酸體系中,在攪拌下洗滌金電極表面的聚合膜5?~15分鐘,除去聚合物膜中的赤霉素A3以及吸附在分子印跡膜上的其它吸附物,制成保留有模板分子構型孔穴的赤霉素A3分子印跡電化學發光傳感器;
(3)檢測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未經桂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58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失壓保護裝置
- 下一篇:體能風能雙動力轉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