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動車中操作元件的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85252.4 | 申請日: | 2013-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3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R·孟克莫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帕拉貢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 | 分類號: | 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張蘭英 |
| 地址: | 德國德***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動車 操作 元件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動車中操作元件的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具有屬于操作元件的接收裝置,信號能由人員輸入到該接收裝置內。
該控制裝置能借助近場通信來設計成可以進行人員識別,其中,特別是可以區分出副駕駛員和駕駛員或可以進行駕駛員識別。
由此可確保僅由駕駛員來實施一定動作或設備干預,例如對于自動變速器選擇行駛速度級。
背景技術
由DE4301160C2中已知相應的控制裝置,其中,以特定的信號來標記駕駛員座位和副駕駛員座位。在這種已知的情況下,僅信號的頻率是不同的,且將該信號頻率明確地分配給駕駛員座位或副駕駛員座位。
標記信號經由座位框架或合適的耦合表面耦合到位于對應座位上的人員。此外,將對應的致動或操作元件構造成信號接收器。在致動對應的致動或操作元件的情況下,該人員的人體形成用于標記信號的信號路徑。借助特定的信號頻率,操作元件識別出正在動作的人員,并能觸發或抑制對應的動作。
標記信號的耦合輸入及其傳輸經受較大波動。位于致動側或操作元件側的接收元件處的信號電平可以完全變化100倍。這例如是由于人員所穿著的衣服、是否可能在機動車座位上使用了座位墊或正在動作的人員(例如在冬天)是否戴著手套。
在已知的控制裝置中,基于在接收元件內探測到的信號強度來決定:是否存在由對應的人員進行的致動。在上述信號強度波動的情況下,這種方案是不令人滿意的,因為僅以相對較小的精確度來確定用于“信號有效/信號無效”決定的閾值。
發明內容
從上述現有技術出發,本發明的任務是將機動車中操作元件的在引言中所述的控制裝置進一步改進成具有比現有技術中大得多的可靠性,并且以相對較小的技術/結構耗費來確定用于“信號有效/信號無效”決定的、明確的和精確的閾值。
根據本發明,該任務如此解決,即,操作元件的接收裝置具有第一和第二耦合輸入元件,這些耦合輸入元件在分析軸線上設置成彼此隔開一已定義距離。
由物理原理已知,電場或磁場隨著離開場源的距離增大而以減小的梯度減弱。在本發明的情況下,通過分析電信號場或磁信號場的梯度,能可靠地確定信號源和操作元件之間的距離,其中根據麥克斯韋方程將磁場與電場相關聯。
為此,將在接收裝置的第一耦合輸入元件處探測到的信號強度與在接收裝置的第二耦合輸入元件處探測到的信號強度之商用作測量或用于確定信號源和操作元件之間的距離的基礎。
當將兩個信號強度之商用作距離測量的基準時,距離僅取決于兩個信號的信號強度之比,不再取決于絕對信號強度。
用于對應人員的特定信號可例如借助由對應人員攜帶的發送器發送。
如果替代地將耦合輸入到對應人員中的電場用作信號,則可變的因數對于將信號耦合輸入到人體中而言不起作用。這同樣適用于人體的傳輸特性。同樣,使用手套對于所確定的距離沒有影響。
有利地,接收裝置的第一和第二耦合輸入元件構造成場傳感器。
位于接收裝置側的場傳感器可適宜地構造成磁場傳感器,能借助該磁場傳感器來分析從發送器發送的針對該人員的信號或與耦合輸入到人員中的電場相對應的磁場。根據本發明,因此可以將電場作為信號耦合輸入到人體中,但將接收裝置側的耦合元件構造成磁場傳感器,通過該磁場傳感器來分析對應于電場的磁場。
原則上,可以將接收裝置側的場傳感器構造成場板。
根據有利的實施例,接收裝置側的場傳感器構造成場線圈(Feldspule)。場線圈可以在沒有電勢的情況下進行分析,并具有相對較低的阻抗,該阻抗明顯低于場板的阻抗。場線圈的靈敏度能以極低的耗費通過所安裝的繞組數來影響。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有利實施例,如果每個場線圈分配有電容器,則場線圈的靈敏度會大幅上升,該電容器與場線圈構成諧振回路,該諧振回路調諧至用作信號的電場的頻率。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有利實施例,控制裝置具有耦合構件,借助該耦合構件,信號能耦合輸入到人員的人體中,并且該耦合構件可以例如設置在車輛座位上或方向盤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帕拉貢股份公司,未經帕拉貢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52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