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氯化聚乙烯橡膠、丙烯酸丁酯、丙烯腈、N-苯基馬來酰亞胺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72090.0 | 申請日: | 2013-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0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曹廣文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曹廣文 |
| 主分類號: | C08F255/02 | 分類號: | C08F255/02;C08F220/18;C08F220/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180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氯化 聚乙烯 橡膠 丙烯酸 丙烯腈 苯基 馬來 亞胺 接枝 共聚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氯化聚乙烯橡膠、丙烯酸丁酯、丙烯腈、N-苯基馬來酰亞胺接枝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其起始原料配方組分按重量份數(shù)計包括,氯化聚乙烯橡膠5~75份,丙烯酸丁酯10~60份,丙烯腈5~40份,N-苯基馬來酰亞胺5~40份,引發(fā)劑0.05~1份,分散劑0.1~2份,乳化劑0.05~0.5份,鏈轉(zhuǎn)移劑0.01~0.1份和去離子水100~300份;所述的引發(fā)劑為過氧化二異丙苯、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偶氮二異庚腈、偶氮二異丁晴、過硫酸鹽-亞硫酸鹽中任兩種以上組成復合引發(fā)體系;所述的分散劑為纖維素,纖維素醚、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硅藻土、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磷酸鈣、碳酸鎂中任兩種以上組成復合分散體系;所述的乳化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中任一種;所述的鏈轉(zhuǎn)移劑為叔十二碳硫醇。
2.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乙烯橡膠、丙烯酸丁酯、丙烯腈、N-苯基馬來酰亞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制備步驟,
A、配分散液:將去離子水加入帶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夾套的釜中;在攪拌下緩慢加入份分散劑;攪拌均勻后再緩慢加入乳化劑份,根據(jù)溶解情況可適當升溫,但溫度必須小于等于80℃;分散液配好后待用;
B、單體混合:將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加入帶攪拌和溫度計的反應釜中,開動攪拌加入N-苯基馬來酰亞胺;當液體成淡黃透明時投入引發(fā)劑,鏈轉(zhuǎn)移劑,放置待用;
C、溶脹預聚:在帶有攪拌和溫度計的反應釜中加入三分之一~二分之一重量份的配制好的分散液,然后投入氯化聚乙烯橡膠,攪拌分散后加入混合單體,充分溶脹后升溫預聚,保持溫度在室溫~50℃預聚1~5小時;
D、聚合:預聚結(jié)束加入溫度在室溫50℃~80℃配制好的剩余分散液,加快攪拌,使預聚體完全分散成較小顆粒;然后升溫聚合,保持溫度在60℃~100℃,反應5~8小時;然后繼續(xù)升溫,使溫度在120℃~140℃,繼續(xù)反應1~2小時后,結(jié)束反應;物料冷卻至80℃放入后處理釜;
E、后處理:后處理釜帶有攪拌,溫度計,底部有濾頭;后處理釜接受物料后即開動攪拌,并不時補加溫度為80℃的工藝水,當出水不混濁時,將物料離心脫水;
F、干燥:離心后的物料為10~60目的的粉狀小顆粒,可用沸騰床進行干燥,干燥溫度80~100℃;當水份含量小于等于0.4%時,進行包裝,即得成品,收率大于等于98%。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曹廣文,未經(jīng)曹廣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2090.0/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具有攝像頭的螺絲刀
- 下一篇:棘輪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