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PHC管樁混凝土拌合物及由其制備的PHC管樁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58021.4 | 申請日: | 2013-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53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加平;張建綱;冉千平;毛永琳;周棟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攀枝花博特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6 | 分類號: | C04B28/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蔣家華 |
| 地址: | 21110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phc 混凝土 拌合物 制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PHC管樁混凝土拌合物及由其制備的PHC管樁,具體地涉及一種采用泵送布料、免壓蒸養護制備PHC管樁的混凝土拌合物及由其制備的PHC管樁。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高速擴張,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碼頭、跨海大橋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大規模開展,對于PHC(高強預應力)管樁的需求量巨大,據報道,2011年我國PHC管樁產量達到3.5億米。現有的PHC管樁多采用開模方法生產、人工操作的布料工藝,這種工藝存在以下缺陷:(1)工人勞動強度大,車間溫度高、噪聲大,工作環境差;(2)自動化程度低,質量波動大;(3)物料損耗大。
管樁養護一般采用常壓蒸汽養護與高壓蒸汽養護的兩段式養護工藝,管樁在一個養護周期內達到C80以上,滿足出廠要求。現有的管樁養護工藝會帶來以下難以克服的問題:(1)生產過程中能耗大:現有PHC管樁生產工藝單位能耗高達4kg/m,高壓蒸養占據了其中的70%以上;(2)混凝土耐久性不足:經過高壓蒸養的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能力、抗凍融等性能下降嚴重,有研究表明,經過高壓蒸養的混凝土抗凍融循環次數不足100次,對建筑物的耐久性有可能產生不利的影響;(3)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現有工藝生產的預應力管樁會產生大量的余漿,蒸汽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同時高壓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低能耗、自動化生產工藝是管樁制造領域的一項重要課題。中國專利200910041268.9公開了一種免壓蒸工藝生產PHC管樁的方法,其特點是使用了大量的堿性激發材料,對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不容忽視。中國專利2008100218824和2008100218824.X分別公開了一種用于PHC管樁生產的超塑化劑及其在預應力管樁生產中的應用,其主要技術路線是采用聚羧酸減水劑與大量的無機鹽早強劑(如亞硝酸鹽、硫氰酸鹽、硫酸鹽、硫代硫酸鹽等)以及鏈烷醇胺等復合而成,其中無機鹽用量多達膠凝材料的4-5%,其本質也是通過無機鹽促進混凝土強度的發展,對混凝土耐久性不利。此外,以上方法生產PHC管樁仍然難以實現管樁混凝土的流態化,仍然通過常規開模工藝生產,未能解決自動化程度低、工人勞動強度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PHC管樁混凝土拌合物及由其制備的PHC管樁。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PHC管樁混凝土拌合物,其原料包括:膠凝材料:400kg/m3-520kg/m3,水:120-145kg/m3,砂:675-870kg/m3,碎石:1050-1110kg/m3,聚羧酸減水劑:聚羧酸減水劑的質量用量為膠凝材料質量的1.0-1.5%;所述膠凝材料由80-95%的水泥和5-20%的礦物摻合料組成,所述百分比為質量百分比。
通過上述對拌合物原料及其配比的選擇,各物料之間產生了預料不到的協同效應,所得拌合物在離心過程中無分層現象;且可實現機械化布料,免壓蒸生產。kg/m3表示每立方米PHC管樁混凝土拌合物所含的原料組分的質量。
為了進一步實現PHC管樁泵送施工,免壓蒸生產,增強各組分之間的協同效應,所述聚羧酸減水劑由如下組分組成:聚羧酸超塑化劑16-20%,降粘組分1-2.5%,消泡劑0.05-0.2%,水,余量,所述百分比為質量百分比;所述降粘組分為葡萄糖酸鈉和硅酸鈉的混合物,其中葡萄糖酸鈉的質量用量為聚羧酸減水劑質量的0.5-1.5%,其余部分為硅酸鈉;所述消泡劑為改性聚醚消泡劑。申請人經研究發現,上述組合物通過復配,有著意想不到的協同效應。上述消泡劑優選
為了提高減水劑的減水性能,同時增強與其他組分之間的協同效應,所述聚羧酸超塑化劑為通式(1)或通式(2)所示的聚羧酸超塑化劑或兩者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通式(1)的結構式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攀枝花博特建材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攀枝花博特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80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