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半導體發(fā)光元件、半導體發(fā)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和發(fā)光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37581.1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272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篠原裕直;平野健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合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L33/20 | 分類號: | H01L3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楊光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導體 發(fā)光 元件 制造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半導體發(fā)光元件、半導體發(fā)光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發(fā)光裝置。
背景技術
在由藍寶石單晶等構成的基板上層疊有包含由III族氮化物半導體等構成的n型半導體層、發(fā)光層以及p型半導體層的半導體層的半導體發(fā)光元件是眾所周知的。
在這種半導體發(fā)光元件中存在如下這樣的技術:通過在半導體層的側面設置凹凸,使從發(fā)光層射出的光被該凹凸進行漫反射,從而抑制在半導體層內光進行多重反射,使半導體發(fā)光元件的光取出效率提高(參照專利文獻1)。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6662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然而,在半導體發(fā)光元件中的半導體層的側面設有凹凸時,被要求半導體發(fā)光元件的光取出效率的進一步的提高。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使半導體發(fā)光元件的光取出效率提高。
應用本發(fā)明的半導體發(fā)光元件,是具備半導體層的半導體發(fā)光元件,所述半導體層包含通過通電而發(fā)光的發(fā)光層,所述半導體層具備:包含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第1半導體側面和在與該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延伸的第2半導體側面的半導體側面;和由該半導體側面連接、且相互相對的半導體上表面和半導體底面,在所述第1半導體側面,沿著所述第1方向交替地排列設置有多個第1凹部和第1凸部,所述第1凹部沿著從所述半導體底面朝向所述半導體上表面的第3方向延伸且向所述半導體層的內側凹陷,所述第1凸部沿著該第3方向延伸且與該第1凹部相比向該半導體層的外側突出,在所述第2半導體側面,沿著所述第2方向交替地排列設置有多個第2凹部和第2凸部,所述第2凹部沿著所述第3方向延伸且向所述半導體層的內側凹陷,所述第2凸部沿著該第3方向延伸且與該第2凹部相比向該半導體層的外側突出,由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第1凸部在所述第1半導體側面形成的凹凸與由所述第2凹部和所述第2凸部在所述第2半導體側面形成的凹凸,形狀不同。
在此,可以特征為:所述半導體層具有:設置于所述半導體底面與所述發(fā)光層之間的第1半導體層;和包含該發(fā)光層且設置于該第1半導體層上的第2半導體層,所述第1凸部和所述第1凹部被設置于所述第1半導體層,所述第2凸部和所述第2凹部被設置于所述第1半導體層。
另外,可以特征為:所述第1半導體側面與所述半導體底面形成的角以及所述第2半導體側面與該半導體底面形成的角均大于90度。
進而,可以特征為:所述半導體層由III族氮化物半導體構成,并且層疊在由藍寶石單晶的C面構成上表面的基板的該上表面上,所述第1方向沿著構成所述基板的藍寶石單晶的M面,所述第2方向沿著構成所述基板的藍寶石單晶的A面。
另外,可以特征為:相鄰的所述第1凸部彼此的間隔與相鄰的所述第2凸部彼此的間隔相互不同。
另外,可以特征為:所述第1半導體側面和/或所述第2半導體側面的、沿著與所述第3方向垂直的面的橫截面形狀,隨著從所述半導體底面?zhèn)认蛩霭雽w上表面?zhèn)榷兓?/p>
進而,可以特征為:在所述基板上表面形成有凹凸。
從另一觀點來掌握時,應用本發(fā)明的半導體發(fā)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激光照射工序,該工序通過對在基板上層疊有包含通過通電而發(fā)光的發(fā)光層的半導體層的半導體層疊基板,從層疊有該半導體層的一側沿著第1方向依次照射激光,從而沿著該第1方向排列地形成各自貫通該半導體層的多個第1開口部,并使得其與相鄰的第1開口部之間具有第1間隔;第2激光照射工序,該工序通過對所述半導體層疊基板,從層疊有所述半導體層的一側,沿著與所述第1方向交叉且該半導體層的結晶取向與該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依次照射激光,從而沿著該第2方向排列地形成各自貫通該半導體層的多個第2開口部,并使得其與相鄰的第2開口部之間具有第2間隔;和蝕刻工序,該工序對形成有多個所述第1開口部和多個所述第2開口部的所述半導體層疊基板中的所述半導體層實施濕式蝕刻。
在此,可以特征為:在所述蝕刻工序中,對所述半導體層實施濕式蝕刻,使得相鄰的第1開口部彼此、以及相鄰的第2開口部彼此分別連接。
另外,可以特征為:所述第1激光照射工序中,對在以藍寶石單晶的C面為上表面的所述基板的該上表面上層疊有由III族氮化物半導體構成的所述半導體層的所述半導體層疊基板,在沿著構成該基板的藍寶石單晶的M面的所述第1方向上照射激光,所述第2激光照射工序中,對所述半導體層疊基板,在沿著構成所述基板的藍寶石單晶的A面的所述第2方向上照射激光。
進而,可以特征為:在所述第1激光照射工序和所述第2激光照射工序中,以使得所述第1間隔與所述第2間隔不同的方式對所述半導體層疊基板照射激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合成株式會社,未經豐田合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75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