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丹參、三七復方的納米混懸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4871.0 | 申請日: | 2013-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08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鋼;溫露;李霞;張曉;龍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258 | 分類號: | A61K36/258;A61K9/10;A61K47/34;A61P9/10;A61K31/58;A61K31/343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天河廬陽專利事務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濟元 |
| 地址: | 510006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丹參 三七 復方 納米 混懸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含有機有效成分的醫藥配制品,具體涉及與碳環化合物相連的含有通過配糖鍵與非糖化合物連接的糖基的化合物的醫藥配制品。
背景技術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脂溶性的二萜醌類化合物(丹參酮類)和水溶性的酚酸類成分(丹酚酸類)都是丹參的有效成分,其中代表性成分分別是丹參酮IIA和丹酚酸B,《中國藥典》將其作為檢測的法定項目。三七總皂苷是三七的有效成分,根據其苷元結構的不同,可分為以人參皂苷Rb1為代表的20(S)-原人參二醇型和以人參皂苷Rg1為代表的20(S)-原人參三醇型,而三七皂苷R1為三七總皂苷中具代表性的特征化合物,是其區別于人參皂苷的活性成分。丹參和三七是最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藥之一,常作為中藥藥對配伍于多種中藥方劑,兩者相輔相成,使活血散瘀、通經止痛之功倍增,臨床常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如腦中風等。但體內試驗發現,丹參酮IIA和丹酚酸B在體內代謝迅速,半衰期短且生物利用度低,體內代謝消除快,且丹參酮IIA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三七總皂苷膜滲透性差,且易被胃腸道分泌的酸和酶降解,生物利用度低,這些也都影響了二者復方療效的充分發揮。傳統的有關丹參和三七的劑型有片劑、顆粒劑、滴丸等,以上傳統劑型均存在一定缺點,或生物利用度差,或服用量大、易潮解、易霉,或工藝條件不易控制等缺點。因此,為了增加丹參、三七復方在治療心腦血管系統疾病方面的作用,目前急需新的藥物劑型。公開號為CN101214275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復方丹參緩釋制劑,該緩釋制劑是先用天然峰蠟將冰片包埋起來,再將所制得的包埋物與丹參、三七提取物和緩釋劑一起制成丸劑,最后噴霧包衣液制成,雖然具有一定的緩釋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上述現有口服制劑的不足。
注射劑不僅藥效迅速,作用可靠,而且克服了口服制劑存在首過效應的缺點,尤其是注射劑還可以穴位注射發揮特有的療效。因此,采用丹參、三七研制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如中風)的復方注射劑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研究熱點。如公開號為CN1583131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復方丹參凍干粉針劑,它由丹參、三七水溶性有效部位和冰片羥丙基β-環糊精包合物組成。公開號為CN1586492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以丹參素為主要有效成分的丹參提取物、以三七總皂苷為主要有效部位的三七提取物和冰片的羥丙基β-環糊精包合物以及藥用輔料組成的復方丹參凍干粉針劑。公開號為CN101084997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丹參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冰片的β-環糊精包合組成的凍干粉針劑。
上述申請專利雖然可彌補口服制劑所存在的不足,但根據現代醫學研究可知,丹參、三七復方中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丹參素)和三七總皂苷都是水溶性成分,且三七皂苷的分子量較大,較難透過體內生物屏障如血腦屏障發揮藥效;丹參酮雖是脂溶性成分,比較容易透過血腦屏障,但這種單一成分的過量攝入有副作用,甚至導致藥物中毒。因此,丹參、三七中的有效成分如果不進行適當的處理,就不能發揮復方成分在治療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協同作用,從而降低藥物的療效。綜上,尋求一種理想的方式,將丹參和三七的有效成分制成便于人體吸收、容易透過體內生物屏障的制劑,對于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療效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丹參、三七復方的納米混懸劑,該納米混懸劑中的有效成分能透過體內生物屏障,顯著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充分發揮治療作用。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中風的丹參、三七復方的納米混懸劑,該納米混懸劑由有效成分和輔料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效成分的用量為0.28~2.65w%,且由丹酚酸B8~27w%、丹參酮IIA5~15w%和三七總皂苷58~84w%組成;其中所述的三七總皂苷中含有,三七皂苷R15~27w%,人參皂苷Rg120~50w%,人參皂苷Rb120~40w%;
所述的輔料的用量為97.35~99.72w%,且由復合乳化劑0.47~0.8w%、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0.6~2.85w%、聚乙烯醇1.1~1.9w%和水94.5~97.8w%組成;
所述的納米混懸劑采用W/O/W復乳法制成,所述的W/O/W復乳中,油相由丹酚酸B、丹參酮IIA、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和復合乳化劑混合組成,內水相由三七總皂苷溶于水形成,外水相由聚乙烯醇溶于水形成;所述的復合乳化劑由質量比為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司盤-80=5︰1~1︰2的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司盤-80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藥學院,未經廣東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48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