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傳動變徑輪轂式無級變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34510.6 | 申請日: | 201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46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子延;劉小稚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子延;劉小稚 |
| 主分類號: | F16H9/10 | 分類號: | F16H9/10;F16H55/54;F16H5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標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動 輪轂 無級 變速器 | ||
1.一種帶傳動變徑輪轂式無級變速器,包括輸入軸和輸出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級變速器還包括結構相同的主動變徑輪轂、被動變徑輪轂,所述主動變徑輪轂與所述輸入軸構成同軸轉動,所述被動變徑輪轂與所述輸出軸構成同軸轉動;所述主動變徑輪轂以及所述被動變徑輪轂的兩側分別含有一傘形結構,所述傘形結構中心部鉸接設置一滑套,所述滑套套裝于一變螺距絲桿外圍,所述滑套上固定設有撥叉,所述的撥叉銷釘的一端位于所述變螺距絲桿的螺旋槽中,并與所述螺旋槽內壁構成傳動配合,所述主動變徑輪轂與所述被動變徑輪轂的變螺距絲桿之間通過一同步帶聯接構成同步旋轉,所述主動變徑輪轂和被動變徑輪轂之間通過一皮帶構成同步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傳動變徑輪轂式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變徑輪轂的變螺距絲桿為主動變螺距絲桿,所述被動變徑輪轂的變螺距絲桿為被動變螺距絲桿,所述主動變螺距絲桿的螺旋槽與所述被動變螺距絲桿的螺旋槽旋向相反,且所述主動變螺距絲桿或所述被動變螺距絲桿上的螺旋槽呈中心對稱。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傳動變徑輪轂式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主動變螺距絲桿的螺距或被動變螺距絲桿的轉動的弧度分別與所述主動變徑輪轂外徑尺寸或被動變徑輪轂外徑尺寸的變化成線性關系,且所述主動變螺距絲桿的螺距或從動變螺距絲桿的螺距滿足下式????????????????????????????????????????????????,(0<x<l),其中s為螺距,其中所述c為主動變徑輪轂或被從變徑輪轂的變徑速率系數,所述x為該位置到變距絲桿軸線方向對稱面的距離,所述l為頂桿的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傳動變徑輪轂式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軸、輸出軸表面兩側分別開有腰形槽,所述主動變徑輪轂內的變螺距絲桿位于所述輸入軸內部,且與所述輸入軸構成同軸裝配;所述被動變徑輪轂內的變螺距絲桿位于所述輸出軸內部,且與所述輸出軸構成同軸裝配,所述滑套通過穿過所述腰形槽的銷釘分別與所述輸入軸或所述輸出軸構成滑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傳動變徑輪轂式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通過一撥叉銷釘固定連接所述撥叉的一端,所述撥叉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主動變螺距絲桿或所述被動變螺距絲桿上的螺旋槽內,且與所述螺旋槽內壁構成傳動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傳動變徑輪轂式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傘形結構由若干頂桿、若干V型槽頂座組成,所述頂桿的一端與所述滑套鉸接,另一端與所述帶V型槽頂座鉸接,若干所述頂桿呈輻射狀均勻設置于所述滑套與所述帶V型槽頂座之間,所述V型皮帶套裝在由所述若干帶V型槽頂座構成的外圓面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帶傳動變徑輪轂式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頂座組上的頂座上至少開有一條V型槽。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種帶傳動變徑輪轂式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底座上固定有至少兩根V型皮帶。
9.根據權利要求6或8所述的一種帶傳動變徑輪轂式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皮帶為一連組V帶。
10.根據權利要求6、8或9所述的一種帶傳動變徑輪轂式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皮帶為多楔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子延;劉小稚,未經王子延;劉小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3451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