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緩傾斜礦體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礦石回收率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29897.6 | 申請日: | 2013-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42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星明;張志貴;蘇華友;譚寶會;孫文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C41/16 | 分類號: | E21C41/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專利事務所 51106 | 代理人: | 劉克勤 |
| 地址: | 621010 四川省綿***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傾斜 礦體 無底柱 分段 崩落 礦石 回收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下礦山采礦方法,屬利用新的回采工藝提高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礦石回收率的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當無底柱分段崩落法應用于緩傾斜中厚礦體條件時,礦石回收率低、貧化率高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其礦石損失與貧化指標通常情況下比急傾斜厚大礦體高出10-20個百分點,嚴重影響礦山開采的技術經濟效果。
分析表明,對于傾角較緩、垂直走向布置進路的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即使是沿礦體延深上實現切巖工程礦體下盤全覆蓋,仍有一部分三角礦體(嚴格意義上講是三角礦錐)及其上部的脊部礦石殘留難以得到有效回收。雖然這部分礦量可以通過加大下盤切巖回采范圍得到一定程度的回收,但貧化率將非常高,可能是得不償失;同時,若這部分礦量超過了下盤聯巷的位置,則將無法回收而成為永久損失。
研究表明,急傾斜厚大礦體只在最末分段存在一個正常回采進路沒有回收的礦石間柱和脊部礦石殘留,但對于緩傾斜中厚礦體來講,不僅最末分段存在一個沒有回收的礦石間柱和脊部礦石殘留,每個分段下盤都存在一個沒有回收的三角礦錐及脊部礦石殘留,累積礦量很大,這是造成緩傾斜礦體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礦石回收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相關礦山還沒有比較有效的方法降低緩傾斜礦體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礦山過高的損失貧化,通常的做法是通過增加下盤切巖高度的辦法增加礦石回收。該法雖然在提高礦石回收率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時卻顯著增加了礦石貧化。因此,有必要針對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在緩傾斜礦體條件下應用的特殊性,尋求其它更加有效的解決方案,降低礦石損失,提高礦山開采的技術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在緩傾斜中厚礦體的應用需要,解決下盤三角礦錐的有效回采以及下盤殘留礦石的有效回收等問題,為提高緩傾斜中厚礦體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礦石回收效果提供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技術方案:一種提高緩傾斜礦體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礦石回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過在兩條進路間的桃形礦柱內布置輔助回收進路的方式,對本分段礦體下盤三角礦錐及其上部的脊部礦石殘留進行二次回收來實現的,在不影響下分段礦石正常回采情況下,為礦山找尋出一個增加礦石回收的新方法。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為:①計算與實驗結果表明,在緩傾斜礦體條件下,分段下盤未采三角礦錐礦量約占分段礦量的2-3%,三角礦錐上的脊部礦石殘留礦量約占分段礦量的3-5%左右,這個比例還將隨著邊孔角及進路間距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通過這種利用輔助回收進路對下盤三角礦錐及其脊部礦石殘留進行回收的方法,可以使整個采礦方法提高礦石回收率約5-8個百分點。事實上,許多礦山下盤切巖開采都沒有到達應有的范圍,即并沒有實現切巖工程下盤殘留全覆蓋的程度,三角礦錐及其上部脊部殘留礦石的比例可以達到分段礦量的8-10%以上。因此,采用此方法最多可以使整個采礦方法提高礦石回收率約8-10個百分點。②在下盤間柱中利用輔助回收進路二次回收三角礦錐及其上部的脊部殘留,采出礦石中混入的廢石很少,貧化很低,遠比從下分段進行回收效果好;而且每兩條進路間的礦柱都可以進行類似的二次回收,累計回收的礦量以及減少的廢石混入量都非常可觀。③隨著采礦技術及裝備的進步,不少緩傾斜礦體的無底柱分段段崩落法礦山都開始加大采礦方法結構參數。結構參數特別是進路間距的加大,不僅使下盤桃形礦柱三角礦錐本身的礦量加大,也將使三角礦錐上的脊部礦石殘留量顯著加大,此時利用輔助回收進路對下盤三角礦錐及其上部的脊部礦石殘留進行二次回收就顯得更加必要,效益也更加顯著。
應該說,緩傾斜礦體下盤的三角礦錐及其上部的脊部礦石殘留是在這里首次被注意到,設法回收這部分礦石具有非常重大的經濟價值。特別是對于礦石儲量較為緊張的礦山來講,設法回收這部分礦量,不僅可以提高礦石回收效果,并一定程度上緩解礦山礦石資源緊張的狀況,為礦山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方法已在保密情況下在礦山實際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科技大學,未經西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98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續流回路
- 下一篇:用于檢查在石油工業中使用的管狀連接件的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