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單口放行的四路環交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28456.4 | 申請日: | 2013-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69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徐良杰;喻彪;左俊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81 | 分類號: | G08G1/081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張安國;伍見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單口 放行 四路 設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環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交通設計方法,特別涉及基于單口放行的四路環交設計方法。屬于交通設計與信號控制領域。
背景技術
城市道路交通的瓶頸主要集中在交叉口,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咽喉,是造成行車延誤的主要因素。上世紀70~80年代,我國很多城市興建了許多環形交叉口(簡稱環交),但環交的原有設計通行能力無法滿足持續增長的需求,出現了日益嚴重的擁擠和堵塞等問題。對于環交設計通行能力不足這一問題,過去通常采取拆除環島,改建成一般平交加信號控制的辦法。但這一辦法由于工程量和資金投入都較大,同時有損城市綠化和景觀,所以并不完全可行。此外,還有保留環島,只對車流“入環”采取一般信號控制的方法。由于交叉口內部的沖突點與交織段依然存在,并且由信號控制造成的延誤較大,這樣做雖然可以使交叉口通行能力得到提高,但提高的程度非常有限。所以,正確的設計交叉口,并合理的組織交通,是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與暢通的關鍵。
國內外專家學者針對不同交通條件和幾何條件的環形交叉口提出了多種信號控制方法,單口放行方法作為環形交叉口信號控制的一種基本方法,在我國各城市應用較廣泛,傳統的無信號控制環形交叉口相位設計圖如圖1所示。對“多進口道放行協同環道控制”和“單口放行控制”兩種常用環形交叉口信號控制設計方法進行比較分析,由于常規單口放行方法中相鄰進口相位間以及進口相位與環道相位間均未進行協調,導致得出的車均延誤較大。本發明在充分利用環形交叉口時空資源的前提下,考慮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化,對四路環形交叉口單口放行方法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基于單口放行的四路環交設計方法,是一種信號控制環形交叉口交通設計與信號控制方案。充分利用環形交叉口時空資源的前提下,使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化。。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提高環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交通設計方法,其特征是在某相位結束前提前啟動另一個相位的一股或多股車流,并利用每條道路的進口與出口之間組成的梯形區域作為其下一進口車輛的存車區域(如圖3);在環道上增設信號燈,控制進口的部分左轉和直行車輛提前進入環道梯形存車區域停車待行;各進口對應的兩環道信號燈進行信號聯動控制,減少各進口機動車等待時間,在某進口失去通行權之前,按順時針將相鄰進口車輛提前放行,使各進口的有效綠燈時間由各進口單獨通行時間和兩相鄰進口共同的通行時間組成,并且使各進口放行獲得的這兩部分通行時間為連續的;兩相鄰進口相位切換時避免相位疊加時兩放行進口的首車與尾車發生沖突(其沖突點為A,如圖3所示),確保兩相鄰進口首尾車的良好銜接,使得環島內的車流不間斷,其信號控制相位按順時針順序依次進行,相位疊加通行時間按公式(1)計算,
式中:tjh、ti分別為相位疊加時兩放行進口的首車與尾車從停車線到沖突點的行駛時間,秒(s);
d1、d2分別為某進口和其相鄰進口到沖突點的弧長,米(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845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蓋板壩基三角區帷幕結構
- 下一篇:一種教學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