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制備銀杏葉提取物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25331.6 | 申請日: | 2013-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58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如偉;葉劍鋒;姚德中;姚建標;蘇一多;錢笑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5 | 分類號: | G01N21/35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楓 |
| 地址: | 321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 紅外 光譜分析 技術 制備 銀杏葉 提取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提取物生產過程的控制,具體涉及一種應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制備銀杏葉提取物的方法,屬于中藥制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銀杏葉為銀杏科植物銀杏?Ginkgo?biloba?L.?的干燥葉,具有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的功能。銀杏葉中含有天然活性黃酮及苦內酯等與人體健康有益的多種成份,具有溶解膽固醇,擴張血管的作用,對改善腦功能障礙、動脈硬化、高血壓、眩暈、耳鳴、頭痛、老年癡呆、記憶力減退等有明顯效果,對人體的腦循環、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等疾病有很好療效。?
大量的藥理實驗結果顯示,在多種化學活性成分中,酮類和萜內酯是銀杏葉發揮獨特藥理活性的有效成分,對如何安全、有效地從銀杏葉中提取這兩類化合物,以及如何快速、準確的測定銀杏葉或銀杏葉提取物(?G?B?E?)?中的黃酮類或萜內脂類化合物的含量成為多年來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熱點。?
銀杏總黃酮和總內酯的常規分析方法為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HPLC方法定量精確、重現性好,但分析耗時較長,運行和維護成本較高,需大量消耗化學試劑,難以滿足生產大批量分析和即時控制的需求。近紅外光譜技術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種新型光譜分析技術,?具有快速、準確、無污染及非破壞性等優點。應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同時測定銀杏提取液中總黃酮和總內酯含量的方法也已有報道,但尚未有應用于銀杏提取過程的中間控制和大批量產品的檢測。?
現在國內銀杏葉提取物生產方法,按照藥典方法:采用一定濃度乙醇提取,濃縮,上大孔樹脂吸附分離,洗脫,收集洗脫液,干燥即得銀杏葉提取物。在銀杏葉生產過程中,大孔樹脂吸附分離為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序,在目前的生產方法中通過人為判斷洗脫液的顏色深淺或通過顯色劑變色判斷收集的起點與終點,此類判斷方式,無法準確有效判斷,存在滯后性,操作不便,對人的依賴性較強,容易造成由于人的疏忽或判斷失誤,造成物料損失及成本增大。?
發明的內容?
為了進一步穩定與提高銀杏葉提取物生產過程質量,克服生產過程無法在線控制其質量缺陷,本發明通過對銀杏葉吸附解析過程主要有效成分黃酮與內酯的現場連續取樣及實驗室定量檢測,建立主要成分近紅外在線模型。通過在線模型預測實際銀杏葉洗脫液的收集起?點與終點,制備出符合要求的銀杏葉提取物。?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應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制備銀杏葉提取物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銀杏葉粉碎、提取、濃縮、大孔樹脂柱分離純化、收集洗脫液、濃縮、干燥;(解析溶劑使用乙醇);其特征在于,通過在對大孔樹脂分離純化過程中進行取樣時,用近紅外光譜建立模型,控制乙醇解析過程中有效成分收集的起點與終點,具體包括下述步驟:?
a樣品的準備?
正常生產時,在大孔樹脂柱層析工序中采集樣品,樣品采集多個,每兩個采集時間間隔固定;?
b.銀杏葉黃酮含量的檢測?
對步驟a所采集樣品中的銀杏黃酮和內酯一一利用HPLC法進行準確的含量測定;?
銀杏黃酮HPLC檢測的色譜條件:?色譜柱: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流動相:甲醇:0.4%磷酸(50:50);流速:1.0ml/min;進樣量:10μL;檢測波長:360nm;?
銀杏內酯HPLC檢測的色譜條件:?色譜柱: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流動相:正丙醇:四氫呋喃:水(1:15:84);流速:1.0ml/min;進樣量:10μL;檢測波長:360nm;?
銀杏黃酮含量的變化如圖1(a),銀杏內酯含量變化如圖1(b),可見在乙醇洗脫的過程中銀杏黃酮和銀杏內酯均呈現明顯的先升高后下降的規律;?
c..建立模型?
c1.光譜預處理?
由于洗脫液體系中主要部分是水和乙醇;而乙醇和水在近紅外區內均有一定吸收;考慮到洗脫液中水和乙醇的組成比例在不斷改變,為獲得良好的光譜數據,應在穩定的實驗條件下進行光譜掃描,掃描模式設為“Ratio?mode”,因為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扣除背景變化帶來的影響;Ratio?mode模式為雙光路雙檢測器的測樣方式,每次掃描樣品的光譜的同時進行光譜背景的檢測,并自動進行光譜背景剔除,因此,所采集樣品的光譜背景的針對性很強,能夠得到大量對檢測分析有利的有效信息,避免背景變化對光譜的影響;?
c2.獲取近紅外光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253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