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身側圍外板和后輪罩密封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12951.6 | 申請日: | 2013-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58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席艷秋;馬保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7/00 | 分類號: | B62D2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身 側圍外板 后輪 密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車身部件領域,特別涉及車身側圍外板和后輪罩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為了滿足焊接要求,側圍外板10和后輪罩結構20的連接處均沿車寬方向朝向車內側彎折形成翻邊,如圖1。目前,車身側圍外板10和后輪罩外板20大多采用翻邊端頭處平齊的焊接結構,該結構利于輪胎包絡與車身間隙的避讓,同時該結構也較為美觀。目前為了提高車身的密封性需要在零件的連接處涂裝密封膠。由于平齊的焊接結構不能為密封膠提供支持,再加上密封膠涂裝后需要一定的發泡時間才會具有粘性,涂裝在平齊的焊接結構處的密封膠會掉落下來,不能實現該處的密封,影響了整車的密封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為密封膠提供支持邊的車身側圍外板和后輪罩密封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車身側圍外板和后輪罩密封結構,側圍外板和后輪罩結構的連接處均沿車寬方向朝向車內側彎折形成第一翻邊和第二翻邊,所述的第一翻邊和第二翻邊之間采用焊接固定,所述的第一翻邊和第二翻邊的端頭沿車寬方向上前后錯開布置。
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第一翻邊和第二翻邊的端頭在車寬方向上存在距離,則必有一端翻邊是處于凸出狀態,另外兩個翻邊相互貼合的部分為焊接邊。工人沿著兩個翻邊搭接處的邊緣進行涂裝密封膠,其中凸出的一段翻邊為密封膠提供支撐,有效防止密封膠的掉落,確保車身的密封性,降低車身泄漏量。同時,由于兩個翻邊端頭在車寬方向上存在距離,涂裝工人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待涂裝的位置,縮短了操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側圍外板和后輪罩的裝配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一種車身側圍外板和后輪罩密封結構,側圍外板10和后輪罩結構20的連接處均沿車寬方向朝向車內側彎折形成第一翻邊11和第二翻邊21,所述的第一翻邊11和第二翻邊21之間采用焊接固定,所述的第一翻邊11和第二翻邊21的端頭沿車寬方向上前后錯開布置。換句話說,兩個翻邊的端頭之間存在距離差,沿著車寬方向其中一個翻邊相對于另一個翻邊來說靠近車內側,兩個翻邊的端頭相當于階梯狀的結構,如圖2所示。其中兩個翻邊相互貼合的部分用于焊接固定,兩個翻邊搭接的邊緣處即為涂膠軌跡,較為凸出的一段翻邊為密封膠提供支撐,可以稱之為支持邊。工人沿著兩個翻邊搭接處的邊緣處進行涂裝密封膠,密封膠停留在如前所述的支持邊上,有效防止了密封膠的掉落,確保車身的密封性,降低車身泄漏量。同時,由于兩個翻邊端頭在車寬方向上存在距離,涂裝工人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待涂裝的位置,縮短了操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第一翻邊11和第二翻邊21的端頭沿車寬方向上的距離差為2-2.5mm,該尺寸可以容納涂膠槍,并且涂膠的寬度恰好可以填補兩個翻邊之間的距離差,遮擋了兩個翻邊的搭接處,保持板件連接處的美觀度。
所述的第一翻邊11和第二翻邊21沿車寬方向上的邊長均大于14mm,兩個翻邊的長度保持在14mm以上,保證具有足夠的焊接邊長度,滿足焊接要求。
所述的側圍外板10包設在后輪罩結構20的外側,所述的第二翻邊21的端頭位于內側,第一翻邊11端頭位于外側。進一步的解釋:沿車寬方向上,第一翻邊11的端頭處靠近車體外側,第二翻邊12的端頭處靠近車體內側。
所述的側圍外板10和第一翻邊11之間通過第一圓角12進行過渡連接,后輪罩結構20和第二翻邊21之間通過第二圓角22進行過渡連接,所述的第一圓角12和第二圓角22的半徑相等,且兩圓角之間的距離為5-8mm。
所述的第二翻邊21的端頭處距離輪胎包絡線5mm以上。
所述的第二翻邊21的端頭處距離帶有防滑鏈輪胎的輪胎包絡線10mm以上,通常輪胎包括帶防滑鏈的輪胎和不帶防滑鏈的輪胎,若車輛安裝帶防滑鏈的輪胎則第二翻邊21的端頭處需要滿足距離輪胎包絡線10mm以上,若車輛安裝不帶防滑鏈的輪胎則第二翻邊21的端頭處距離輪胎包絡線5mm以上。
本發明中,只需要滿足兩個翻邊的端頭之間的距離差在2-2.5mm就可以滿足要求,實際操作中在滿足第一圓角12和第二圓角22之間的距離在5-8mm、第二翻邊21的端頭處距離輪胎包絡線的距離大于5mm以及翻邊邊長大于14mm的前提下進行調節即可,可以根據具體車型確定具體尺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129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