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甲醇蛋白發酵濾液再利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01745.5 | 申請日: | 2013-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57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喬國厚;王蘭甫;茍萬曉;胡元森;張寅;曹敏;樊崇;張國杰;許宗浩;衛紅偉;田亞鵬;朱廣有;王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義馬煤業集團煤生化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P21/00 | 分類號: | C12P21/00;C07K1/14;C12R1/84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天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宋金鼎 |
| 地址: | 4723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甲醇 蛋白 發酵 濾液 再利用 方法 | ||
1.一種甲醇蛋白發酵濾液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搖瓶種子培養:
分類命名為巴斯德畢赤酵母HGD-01的菌株,已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NO:M2012342;
將甘油管保藏的0.5mL巴斯德畢赤酵母HGD-01的菌株用劃線法接種至YPD試管斜面培養基上,30℃培養48小時,即得斜面種子;取1支培養好的斜面種子,用10mL無菌水將斜面種子全部沖洗下來,接種到裝有250mL?YPD液體培養基的三角瓶中,瓶口用8層紗布包好,搖床振蕩培養,培養溫度30℃,搖床轉速220rpm,培養約24~30小時后,菌體OD600達到3~5,獲得搖瓶種子;所述的YPD試管斜面培養基是由重量百分比計的1%酵母提取物、2%胰蛋白胨、2%葡萄糖、2%瓊脂和余量的水混合在一起組成;所述的YPD液體培養基是由重量百分比計的1%酵母提取物、2%胰蛋白胨、2%葡萄糖和余量的水混合在一起組成;
2)、一級種子培養:
A、一級種子培養在50L的發酵罐中進行,按步驟1)所述方法在50L罐中配制30L的YPD液體培養基,打開蒸汽閥,使蒸汽進發酵罐夾套層,對YPD液體培養基進行滅菌,滅菌溫度121℃,滅菌時間30min,對YPD液體培養基滅菌的同時,對空氣過濾器和取樣口進行滅菌,通高溫蒸汽滅菌10min,滅菌結束后,打開冷卻水閥門,使冷確水進發酵罐夾套層,對培養基進行降溫,當培養基溫度降至30℃時,開始接種;
B、將搖瓶種子1000mL接種到50L發酵罐內的YPD液體培養基中,溫度28~30℃,轉速150rpm,溶氧40%~50%,培養20~24h后,得一級種子;
3)、二級種子培養:
將3m3的BSM無機鹽發酵培養基放入5m3發酵罐中,用2)A步驟中對YPD液體培養基相同的滅菌方法對BSM無機鹽發酵培養基進行滅菌,滅菌完成后,用質量濃度為35%的氨水調BSM無機鹽發酵培養基pH值至4.8~5.0,然后將30L一級種子通過壓力管道接種到5m3發酵罐內pH值為4.8~5.0的BSM無機鹽發酵培養基中,接種時罐壓為0.05-0.10MPa,培養時,培養溫度30~32℃,通風比1:1~1.5?vvm,罐壓0.05MPa,pH5.0~5.5,培養24~30h,得二級種子;所述的BSM無機鹽發酵培養基為:質量濃度為85%磷酸25kg/m3、磷酸氫二鉀0.5kg/m3、氯化銨0.3kg/m3、二水硫酸鈣0.2kg/m3、氯化鈉0.5kg/m3、硫酸鉀3kg/m3、七水硫酸鎂2kg/m3、甘油25kg/m3和微量元素溶液4L/m3加水制成,也就是說BSM無機鹽發酵培養基為:質量濃度為85%磷酸25kg、磷酸氫二鉀0.5kg、氯化銨0.3kg、二水硫酸鈣0.2kg、氯化鈉0.5kg、硫酸鉀3kg、七水硫酸鎂2kg、甘油25kg和微量元素溶液4L加水至1m3;所述的微量元素溶液為:五水硫酸銅1.5g/L、碘化鉀0.02g/L、一水硫酸錳0.5g/L、二水鉬酸鈉0.2g/L、硼酸0.02g/L、六水合氯化鈷0.3g/L、氯化鋅20g/L、七水合硫酸亞鐵19g/L、質量濃度98%的濃硫酸4mL/L、生物素0.2g/L、對氨基苯甲酸0.05g/L和泛酸鈣0.05g/L加水制成,也就是說微量元素溶液為:五水硫酸銅1.5g、碘化鉀0.02g、一水硫酸錳0.5g、二水鉬酸鈉0.2g、硼酸0.02g、六水合氯化鈷0.3g、氯化鋅20g、七水合硫酸亞鐵19g、質量濃度98%的濃硫酸4mL、生物素0.2g、對氨基苯甲酸0.05g和泛酸鈣0.05g加水至1L;
4)、高密度發酵:
在50m3發酵罐中加入BSM無機鹽發酵培養基30m3做為發酵培養基,用160℃以上的蒸汽進行滅菌,同時對與50m3發酵罐相連的管道進行滅菌,滅菌結束后,將發酵培養基溫度降至30~35℃,用質量濃度為35%的氨水調發酵培養基pH至4.5~5.0,然后將二級種子3m3接種到50m3發酵罐內pH為4.5~5.0的發酵培養基中進行發酵,發酵溫度為30~32℃,通氣量1.5~2vv/m,攪拌轉速80-200rpm,24小時后,培養基中甘油耗盡,溶氧開始上升,開始流加甲醇,用甲醇檢測儀器在線監測甲醇濃度,使甲醇濃度控制在0.8%~1.2%,45-50小時后,菌體濕重達到250-300?g/L,OD600值達到42~45,此時發酵結束,即得發酵液;?
5)、過濾液的收集:
發酵液靜置,沉降4~8小時,上層發酵液用臥螺離心機進行離心,離心機轉速3000轉/分鐘,進料量5m3/h,離心清液再用板框過濾機過濾,過濾面積20m2,過濾流速1.5?m3/h,過濾得第一次過濾液和菌餅,將菌餅投入到5m3發酵儲罐中,加入菌餅體積量1/5的清水,攪拌均勻,進入噴霧干燥機,調節進風口溫度至140~160℃、出口溫度至65-80℃,調節進料流量為1噸/小時,噴霧干燥,收集蛋白干粉;
6)、第一次發酵濾液的收集
第一次過濾液中添加乙二胺四乙酸,每升第一次過濾液中EDTA添加量為0.5g/L,得第一混合液,再用質量濃度為85%的磷酸和質量濃度為35%的氨水調第一混合液pH值到5.5~6.0,得第一次發酵濾液;
7)、第二次發酵濾液的收集
分別取上述3)步驟中BSM無機鹽發酵培養基配方中磷酸、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溶液用量10%的磷酸、10%的無機鹽、10%的微量元素溶液、甘油25kg/m3和第一次發酵濾液20m3混合,加水至30m3,得第一替代培養基,備用;所述的無機鹽為磷酸氫二鉀0.5kg/m3、氯化銨0.3kg/m3、二水硫酸鈣0.2kg/m3、氯化鈉0.5kg/m3、硫酸鉀3kg/m3和七水硫酸鎂2kg/m3;再按上述1)、2)、3)、4)、5)、步驟中的方法和用量再次收集第二次過濾液,其中,在收集第二次過濾液的過程中,將上述第4)步驟中所用的發酵培養基替換成第一替代培養基,收集得第二次過濾液和蛋白干粉,第二次過濾液添加乙二胺四乙酸進行回收利用,即每升第二次過濾液中EDTA添加量為0.9g/L,得第二混合液,再用質量濃度為85%的磷酸和質量濃度為35%的氨水調第二混合液pH值到5.5~6.0,得第二次發酵濾液;
8)、第三次發酵濾液的收集
分別取上述3)步驟中BSM無機鹽發酵培養基配方中磷酸、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溶液用量15%的磷酸、15%的無機鹽、15%的微量元素溶液、甘油25kg/m3和第二次發酵濾液20m3混合,加水至30m3,得第二替代培養基,備用,所述的無機鹽為磷酸氫二鉀0.5kg/m3、氯化銨0.3kg/m3、二水硫酸鈣0.2kg/m3、氯化鈉0.5kg/m3、硫酸鉀3kg/m3、七水硫酸鎂2kg/m3;再按上述1)、2)、3)、4)、5)、步驟中的方法和用量再次收集第三次過濾液,其中,收集第三次過濾液的過程中,將上述第4)步驟中所用的發酵培養基替換成第二替代培養基,收集得第三次過濾液和蛋白干粉,第三次過濾液中添加乙二胺四乙酸進行回收利用,即每升第三次過濾液中EDTA添加量為1.3g/L,得第三混合液,再用質量濃度為85%的磷酸和質量濃度為35%的氨水調第三混合液,pH值到5.5~6.0,得第三次發酵濾液;
9)、第三次發酵濾液的再利用
分別取上述3)步驟中BSM無機鹽發酵培養基配方中磷酸、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溶液用量20%的磷酸、20%的無機鹽、20%的微量元素溶液、甘油25kg/m3和第三次發酵濾液20m3混合,加水至30m3,得第三替代培養基,備用,所述的無機鹽為磷酸氫二鉀0.5kg/m3、氯化銨0.3kg/m3、二水硫酸鈣0.2kg/m3、氯化鈉0.5kg/m3、硫酸鉀3kg/m3、七水硫酸鎂2kg/m3;再按上述1)、2)、3)、4)、5)、步驟中的方法和用量再次制備蛋白干粉,其中,此次制備蛋白干粉過程時,將上述第4)步驟中所用的發酵培養基替換成第三替代培養基,制備得第四次過濾液和蛋白干粉,第四次過濾液排放到污水處理車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義馬煤業集團煤生化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義馬煤業集團煤生化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0174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