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羥基氨基聚合物及其在聚脲聚氨酯組織粘合劑中的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280063350.1 | 申請日: | 2012-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49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H.赫克羅特;C.埃格特;J.霍夫曼;K.洛倫茨;E.布羅內;H.內夫茨格 | 申請(專利權)人: | 醫用粘合劑革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175/08 | 分類號: | C09J175/08;A61L24/04;C08G18/38;C08G18/42;C08G18/48;C09J175/04;C08G18/10;C08G63/676;C08G63/91;C08G18/73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石克虎;林森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羥基 氨基 聚合物 及其 聚氨酯 組織 粘合劑 中的 用途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制備羥基氨基聚合物的方法、根據該方法可以得到的羥基氨基聚合物以及含有所述羥基氨基聚合物的聚脲聚氨酯體系。
組織粘合劑以各種形式市購可得。這包括氰基丙烯酸酯Dermabond?(辛基-2-氰基丙烯酸酯)和Histoacryl?Blue?(氰基丙烯酸丁酯)。然而,氰基丙烯酸酯要求干燥的亞表面用于有效粘合。在嚴重出血的情況下這些類型的粘合劑就會失效。
生物粘合劑如BioGlue?,戊二醛與牛血清白蛋白的混合物,各種膠原和明膠-基體系(FloSeal?)以及纖維蛋白粘合劑(Tissucol)都可作為氰基丙烯酸酯的替代物。這些體系的主要作用是停止出血(止血)。除了成本高之外,纖維蛋白粘合劑還具有粘合強度相對較弱和快速分解的特征,使得它們只能用于在非伸展性組織上的不太嚴重的損傷。膠原和明膠-基體系如FloSeal?只用于達到止血。另外,由于纖維蛋白和凝血酶是由人類材料中提取和膠原與明膠是從動物材料中提取,所以一直存在生物系統感染的風險。另外,生物材料必須冷藏儲存,因此它們不能用于急救護理中,如災區、軍事等。在此情況下,外傷性損傷可以用QuikClot?或QuikClot?ACS+?處理,它們是礦物質顆粒,在急救中施加到傷口上并通過除去水產生血凝固。QuikClot?產生高度的放熱反應,這會導致燒傷。QuikClot?ACS+??是里面埋入了鹽的紗布。所述體系必須緊壓在傷口上以停止出血。
WO?2009/106245?A2中已知了作為組織粘合劑的聚脲聚氨酯體系的制備和使用。其中公開的體系包含至少兩種組分。所述組分是指氨基官能的天冬氨酸酯和異氰酸酯官能的預聚物,可以通過脂族多異氰酸酯與聚酯多元醇反應得到。所描述的雙組分聚脲聚氨酯體系可以用作用于封閉人和動物細胞結構中的傷口的組織粘合劑。由此可以達到非常積極的粘合效果。
為了確保所述聚脲聚氨酯體系的兩種組分可以良好地混合,所述組分在23℃的粘度可能的話應當小于10.000mPas。帶有的NCO官能度小于3的預聚物具有相應低的粘度。如果使用所述預聚物,則需要使用氨基官能度大于2的天冬氨酸酯作為第二組分,因為否則的話不能產生聚合物網絡。然而,為了所述聚脲聚氨酯體系或由其組成的粘合劑連接具有需要的機械性能,如彈性和強度,這是必需的。另外,使用二官能天冬氨酸酯存在缺點,即:硬化時將花費長達24小時,其中聚脲聚氨酯體系在此時間后在許多情況下本身保持發粘,即:它不是“粘性消除”的。另外,所得到的粘合劑主要設計用于表面應用并且短時間內,例如6個月或更短的時間內在體內不是生物可降解的。然而,對于體內的應用來說,粘合劑體系應當滿足此要求。
WO?2010/066356中已知了用于醫療應用的粘合劑體系,其中異氰酸酯封端的預聚物與仲二胺反應或硬化。在此情況下也發生關于WO?2009/106245?A2已經提到的缺點。
另外,已知胺官能的且帶有羥基的聚合物(所謂的羥基氨基聚合物)。該類化合物在某些應用領域,尤其是在聚氨酯工業中正引起人們日益增加的興趣。為此的原因在于:通過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官能團即:胺官能度和羥基,會產生新的性能和加工特性。由此,可以例如通過對異氰酸酯基明顯更具反應活性的氨基與反應性較小的羥基的結合以需要的方式影響硬化的時間過程,這到目前在一種上述對異氰酸酯反應活性官能團的存在下是不可能的或只能達到有限的程度。
一般而言,可以通過將伯胺或氨加成到貧電子的雙鍵上,例如(甲基)丙烯酸酯類型的雙鍵上在大分子中引入羥基氨基聚合物的氨基官能度。本身已知胺加成到含(甲基)丙烯酸酯基團的聚合物上,主要是加成到含(甲基)丙烯酸酯基團的聚醚上,例如,在US?5,739,192?A1、US?5,597,390?A1、US?2005/0171002?A1、DE?196?16?984?A1、DE?195?08?308?A1、WO?2010/090345?A1、JP?2009/22753?A1和JP?04089860?A1中提到了所述方法。
相反,現有技術中沒有描述獲得含貧電子雙鍵的前體化合物也沒有發生通過根據統計規律進行的縮聚反應,例如通過丙烯酸與二官能聚醚的酯化反應或丙烯酰氯與二官能聚醚的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醫用粘合劑革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醫用粘合劑革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633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