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前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80053090.X | 申請日: | 2012-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9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上林拓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B60K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程;黎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前部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前部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部件安裝結構位于發動機室內,其包括容納在發動機室內的車輛驅動發動機,所述發動機室形成在車輛前方部分,以及牢固地連接在發動機前部的空氣壓縮機(例如,參見公開號為2006-219020?(TP?2006-219020?A)的日本專利申請)。
在發動機室內的上述部件安裝結構中,空氣壓縮機牢固地連接至發動機的前部。因此,當車輛前端碰撞時,設置在空氣壓縮機前方的構件、例如散熱器,可與空氣壓縮機接觸,而前側構件的形變量可能是不足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輛前部結構,其允許前側構件產生足夠形變量的形變。
根據本發明一個方面的車輛前部結構包括:用于驅動前輪的發動機單元,該發動機單元容納在形成于車輛前部的發動機室中,所述發動機單元具有驅動軸,該驅動軸設置為與連接至所述前輪的傳動軸同軸;空氣壓縮機,其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牢固地連接至所述發動機單元的后部;前側構件,其在車輛橫向方向上設在所述發動機單元之外,并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延伸;橫梁構件,其在車輛高度方向上設在所述發動機單元的上方,并在所述車輛橫向方向上延伸,所述橫梁構件連接至所述前側構件;以及逆變器,其在車輛高度方向上設在所述橫梁構件的上方,并向所述發動機單元供電。
在根據上述方面的車輛前部結構中,用于驅動前輪的發動機單元具有所謂的單軸配置,其中驅動軸設置為與傳動軸同軸。由于發動機單元具有這樣的單軸配置,因此,確保發動機單元后面具有空間,并將空氣壓縮機設置在該空間內。相應地,即使當一構件、例如散熱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被設在發動機單元的前方時,是有可能避免在發動機單元接觸該構件(例如散熱器)之前、空氣壓縮機接觸該構件的情形的。此外,也是有可能允許前側構件產生足夠量的形變的。
根據這一方面的車輛前部結構包括:懸架構件后部,其設在所述發動機單元的車輛后側的后方,并在車輛橫向方向上延伸,以構成懸架構件的后部;以及扭力桿,其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延伸,以將所述發動機單元連接至所述懸架構件后部,所述扭力桿具有彎曲部分,該彎曲部分位于所述扭力桿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中間部分,所述彎曲部分用作所述扭力桿的彎曲形變的起始點。
在上述車輛前部結構中,發動機單元和懸架構件后部通過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延伸的扭力桿彼此相連。此外,扭力桿具有在車輛縱向方向上位于其中間部分的彎曲部分,用作彎曲形變的起始點。相應地,在車輛前部發生碰撞的情況下,扭力桿利用該彎曲部分作為彎曲變形的起始點,通過在車輛高度方向上向下彎曲而形變。因此,在車輛前部發生碰撞時吸收沖擊是有可能的。
進一步地,由于扭力桿設在因發動機單元采用單軸配置而足夠牢固地位于發動機12后方的空間中,因此,扭力桿在車輛縱向方向上是足夠長的。這使得其有可能在車輛前方發生碰撞時更有效地吸收沖擊。
在根據上述方面的車輛前部結構中,所述前側構件可具有:第一水平部分,其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延伸,并與所述橫梁構件相連;傾斜部分,其從所述第一水平部分的后方延伸,并在朝著車輛后方的方向上向下傾斜;以及第二水平部分,其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從所述傾斜部分的后部延伸。進一步地,所述發動機單元可固定至所述橫梁構件,所述懸梁構件后部可固定至所述第二水平部分。
在上述方車輛前部結構中,發動機單元固定至與前側構件的第一水平部分相連的橫梁構件,而懸架構件后部固定至前側構件的第二水平部分。這使得將扭力桿的長度設置得更長是有可能的。相應地,在車輛前方發生碰撞時的沖擊吸收性能得以提高了。
在根據這一方面的車輛前部結構中,逆變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位置可位于橫梁構件的前端與后端之間。
在所述車輛前部結構中,逆變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橫梁構件的前端與后端之間。相應地,由于逆變器在車輛縱向方向上延伸所在的范圍是位于橫梁構件在車輛縱向方向上的延伸范圍之內的,因此,即使在車輛前部發生碰撞時,作為高壓部件的逆變器也會受到橫梁機構的保護。
如以上詳述的,根據本發明,允許前側構件產生足夠形變量的形變。
附圖說明
以下將結合附圖,描述本發明的示范性實施例的特征、優點、以及技術和工業意義,圖中相似的附圖標記代表相似部件,且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車輛前部結構的側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發動機單元及其周邊部分的透視圖;
圖3是圖1所示的扭力桿的正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5309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