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肺癌的生物標志物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80025474.0 | 申請日: | 2012-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624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E·米希亞格里亞;P·維拉帕蒂;S·羅西;W·克羅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諾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端 |
| 地址: | 瑞士*** | 國省代碼: | 瑞士;CH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肺癌 生物 標志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預后方法和個性化療法。
發(fā)明背景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癥診斷,2007年有150萬例新病例(Salomon等,Crit?Rev?Oncol?Hematol.,19:183-232,1995,SEER-數據庫05.2010)。高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使得其成為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有超過975,000例死亡且5年存活率為15%(Salomon等人,同上)。肺癌可分類為小細胞肺癌或非小細胞肺癌(NSCLC)。NSCLC占到約80%的病例。NSCLC能進一步細分成數個組織學類型,最常見的是腺癌(40%)和鱗狀細胞癌(25%)。
當前的NSCLC治療主要基于腫瘤形態(tài)學和以腫瘤淋巴結轉移(TNM)為基礎的分期系統(tǒng),所述系統(tǒng)將腫瘤分類成對應于腫瘤進展程度的分級類別(IA、IB、IIA、IIB、IIIA、IIIB和IV期)。存在許多分期系統(tǒng)(例如臨床相對病理分期,以及多個版本的分期指南,如由國際肺癌研究會(IASLC)發(fā)布的那些)(Goldstraw等,J.Thorac.Oncol.2,706-714,2007)。例如,根據臨床分期和IASLC第6版TNM分期建議,各期的頻率為23%I期、19%II期、37%III期和21%IV期(Goldstraw等人,同上)。相對比例可能根據所述指南以及使用臨床或是病理分期而顯著改變。
手術是早期NSCLC(I期和II期)的標準治療,然后是輔助治療如放射治療、化療(用于II期及以后)以及用于晚期NSCLC的貝伐單抗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Kutikova等,Lung?Cancer;50(2):143-154,2005)。美國和歐洲的NSCLC治療臨床指南支持這些治療選擇(Mendelssohn等,2000;NCCN-指南NSCLC?V1,2010)。
根據目前用于早期肺癌的基于TNM的分期系統(tǒng),I期NSCLC患者在手術后5年內復發(fā)的概率為35%(SEER-數據庫,2008)。目前的治療指南不建議對這些患者輔以化療。而基于TNM的II期患者中有30%在沒有任何輔助化療情況下不經歷復發(fā)(SEER-數據庫),這意味著根據當前治療指南(即,ESMO(D’Addario等,Annals?of?Oncology.2009;20(增刊4):iv68-iv70,2009)、NCCN?V1-2010)這些患者經歷過度治療。與此類似的是有報道指出60%的早期NSCLC患者在手術后無復發(fā)(Arriagada等,NEJM,350:351-360,2004)。根據當前臨床數據,早期NSCLC的輔助化療提供證據顯示輔助化療的平均效益為4%(NSCLC薈萃分析協(xié)作組),5年內從60%提高到64%。
根據現有缺陷,對NSCLC患者進行預后和/或預測基因組標簽的需求是具有醫(yī)學合理性的。
發(fā)明概述
本發(fā)明(部分)涉及用本文所述一種或多種生物標志物確定個體內早期肺癌預后的方法。這些發(fā)現可用于幫助為早期肺癌患者確定合適的治療,例如鑒定那些會通過接受輔助治療而受益的患者。
一方面,本發(fā)明包括對患有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對象進行預后或分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手術切除后從患有NSCLC的對象獲得測試樣品;測定表1、表2和/或表3中所鑒定的至少一種或多種生物標志物,或表1、表2和/或表3所鑒定生物標志物的任何組合在所述測試樣品中的表達水平;分析該表達水平以產生風險評分,其中風險評分可用于提供預后或分類對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諾華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諾華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254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