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動控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80003186.5 | 申請日: | 201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609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武田宏樹;山口東馬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汽車系統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T13/74 | 分類號: | B60T13/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黃小臨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動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利用電動機使液壓式制動裝置工作的制動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例如專利文獻1記載的那樣,在車輛用制動裝置中具有制動控制裝置,其根據制動踏板的操作,利用電動機使制動液壓產生,并基于液壓傳感器檢測出的制動液壓控制電動機的工作,將制動液壓供給到各車輪的輪缸上,從而在車輛上使制動力產生。而且,在液壓式制動系統中,由于輪缸推壓的內襯(lining)的磨損、熱膨脹等,輪缸相對于制動液壓的剛性即所謂的液壓剛性會發生變化。如上所述,在制動控制裝置中,基于利用液壓傳感器檢測出的制動液壓,對電動機的工作進行反饋控制,從而即使在制動時應供給到制動裝置的制動液量由于液壓剛性而發生了變化的情況下,也能產生與制動踏板的踩下量對應的一定的制動液壓,從而得到適當的制動力。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5481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上述專利文獻1記載的制動控制裝置中,萬一液壓傳感器發生了故障的情況下,會產生如下問題。
在液壓傳感器發生了故障的情況下,通過基于制動踏板的踩下量控制電動機的旋轉位置,即使來自液壓傳感器的制動液壓的反饋消失,也可維持制動功能。但是,該情況下,由于不能進行制動液壓的反饋,當由于輪缸的液壓剛性的變化而在制動時應供給到輪缸的制動液量發生了變化時,不能應對該變化。因此,在液壓傳感器的故障前后,相對于制動踏板的踩下量的制動力的變化的特性,即車輛的減速度特性會發生變化,在操作制動踏板時會產生不諧調感。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動控制裝置,即使在液壓傳感器異常時,也能夠得到與正常時接近的、相對于制動踏板的操作量的車輛減速度特性。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包括:操作量檢測部件,檢測制動踏板的操作量;
電動機,使主缸的活塞移動;
液壓檢測部件,檢測所述主缸的制動液壓;以及
控制部件,根據所述操作量檢測部件的檢測設定所述主缸的目標液壓,基于所述液壓檢測部件的檢測值,控制所述電動機的工作使得所述主缸成為目標液壓,
在所述控制部件上連接有用于檢測與所述主缸的排出液量有關的值的液量檢測部件,
在所述液壓檢測部件正常時,基于所述液壓檢測部件的檢測值和所述液量檢測部件的檢測結果,更新表示所述主缸的液壓和與所述排出液量有關的值的關系的制動特性,
在所述液壓檢測部件異常時,使用所述制動特性算出與所述主缸的目標液壓對應的與目標排出液量有關的值,控制所述電動機的工作使得所述液量檢測部件的檢測值成為所述與目標排出液量有關的值。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制動控制裝置,即使在液壓傳感器異常時,也能夠得到與正常時接近的、相對于制動踏板的操作量的車輛減速度特性。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制動控制裝置的概略結構的圖。
圖2是表示圖1的制動控制裝置的概略結構的框圖。
圖3是表示利用圖1的制動控制裝置的控制器控制電動機的框圖。
圖4是用于說明在圖1的制動控制裝置中利用控制器的制動特性的存儲和更新方法的坐標圖。
圖5是用于說明在圖1的制動控制裝置中利用控制器存儲和更新制動特性時的插補方法的坐標圖。
圖6是表示利用圖1的制動控制裝置的控制器控制電動機的流程圖。
圖7是說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制動控制裝置中控制器存儲和更新的制動特性的選擇方法的時序圖。
圖8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制動控制裝置的概略結構的圖。
圖9是表示圖8的制動控制裝置的概略結構的框圖。
圖10是表示利用圖8的制動控制裝置的控制器控制電動機的框圖。
圖11是表示圖8所示制動控制裝置中利用控制器將制動踏板的行程轉換成電動機的旋轉位置指令的處理的框圖。
圖12是示出表示制動時主缸的制動液壓與排出液量關系的表的作成和更新處理的框圖。
圖13是表示利用圖8的制動控制裝置的控制器控制電動機的流程圖。
標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汽車系統株式會社,未經日立汽車系統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800031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