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電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77948.7 | 申請日: | 2012-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25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文杰 |
| 主分類號: | F21L4/00 | 分類號: | F21L4/00;F21V23/06;F21V15/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華輝 |
| 地址: | 5106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電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用品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手電筒。
背景技術
手電筒是一種常見的日常用品,其結構也是為大眾所熟悉的。一般包括筒身和分別安裝在筒身首尾兩端的燈頭盒尾蓋,在筒身內具有一個用于容納電池的電池腔。在筒身內還設有一電池固定裝置。電池固定裝置不僅僅用于固定電池,還用于將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引出。
關于電池固定裝置的結構是已知的,電池固定裝置包括設于電池正極端的正極固定端和設于電池負極的負極固定端。在數量眾多的專利文獻中公開的電池固定裝置的負極固定端主要包括一電導率較高的材料制作的負極彈性體,例如金屬彈簧與電池負極電連接,而正極固定端則一般為一導電率較高的正極觸點與電池的正極電連接。對于某些缺乏電路保護的手電筒,將電池的正負極裝反,即將電池的正極與負極固定端連接,將電池的負極與正極固定端連接,有時候會對手電筒的電路,尤其是電燈帶來致命的損傷。因此,研究人員創新性地在正極觸點的周圍增加一采用絕緣材料制作的絕緣體,其中,絕緣體比正極觸點更“高”,即絕緣體比正極更靠近電池的正極。正常使用時,由于電池的正極向外突出,可以穿過絕緣體與正極觸點接觸,而當人們錯誤地將負極與安裝于正極固定端時,由于電池的負極大體上是一個平面,負極被絕緣體阻隔而不能與正極觸點接觸,達到防止電池反接的目的。
然而,對于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應付比較劇烈的沖擊,例如將手電筒安裝于槍械上的情況下,手電筒的電池固定裝置的正極固定端也安裝有一正極彈性體,例如彈簧等,使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均通過彈性體進行固定,在劇烈沖擊的情況下也能夠保持電池穩定。因此,在正極固定端和負極固定端均采用彈性體進行固定的情況下,使電池固定裝置不能夠防止電池反接。誠然,本領域技術人員深知也可以在后續電路中增加防電池反接的電路設計,然而,增加的防反接電路也必然會帶來增加電路的復雜程度,降低電路輸出效率以及增加電筒的耗電量的技術缺陷。
對于上述的這些技術缺陷是許多生產商和消費者所不愿意承受的。因此,人們仍期望一種既能夠應付劇烈沖擊,又能夠防止電池反接的手電筒。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電筒,以解決現有的手電筒不能同時滿足應付劇烈沖擊和防止電池反接的要求。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電池固定裝置的正極固定端安裝一正極彈性體和“高于”正極接觸點的絕緣體的方式,使手電筒既能夠應付外界劇烈的沖擊,又能夠防止電池反接。
本實用新型中使用的術語“外”、“外側”是指遠離所述電池的方向的位置或者側面,而術語“內”、“內側”是指靠近所述電池所在的位置或者側面。術語“前”“前端”是指靠近燈頭的一端或者位置,而術語“后”“后端”是指遠離燈頭的一端或者位置。然而,上述定義僅僅是為了方便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制。
另外,本實用新型中所用的術語具有本領域公知的含義,即便如此,本實用新型在此仍盡可能地對相關術語進行詳盡的描述。如果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術語與其本領域公知的含義不一致,應當以本實用新型所做的描述或者定義為準。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電筒,包括筒身和分別安裝于所述筒身首尾兩端的燈頭和尾蓋,所述筒身內具有一用于容納電池的電池腔;該手電筒還包括一電池固定裝置,所述電池固定裝置包括設于所述電池腔兩端的正極固定端和負極固定端,所述負極固定端包括一固定電池負極的負極彈性體,所述正極固定端包括一絕緣體、正極觸點以及抵觸于所述正極觸點的前方的正極彈性體,所述正極觸點的內側面位于所述絕緣體的內側面的外側。
術語“絕緣體”具有本領域公知的含義,是指不容易導電的物體,至少在手電筒的電池的輸出電壓和輸出電流的范圍內是絕緣的。上述術語“彈性體”是指當外力除去后能恢復到原來狀態的物體,如果還需要通過彈性體將電池與手電筒的電路電連接的話,該彈性體還必須采用電導率較高的材料制作,至少能夠將電池電能傳遞至手電筒的電路,使手電筒的燈頭發光。
以下對該手電筒進行詳細的描述。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電筒,所述絕緣體外形與所述電池腔的橫截面的形狀大體相當,可以沿所述電池腔的軸向方向移動。當電池腔中裝入電池后,該正極彈性體變形從而與負極彈性體一起將電池固定。優選的,所述絕緣體呈環形,所述正極觸點設于所述絕緣體的內圈之中。
上述的各優選技術方案中,還包括一電路板,所述正極觸點設于所述電路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文杰,未經李文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779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